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大学论文 >

试析强化政府预算监督与控制的对策思考

发布时间:2016-08-04 09:00

  论文摘要 加强政府预算的监督与控制,提高预算执行的质量,有利于从制度上规范和约束政府和自身管理层次的需要,确定预算控制目标应从以下两个方面考虑:一是导向性。政府预算控制目标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和建设步伐都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正处于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需要很大的投入才能完全满足经济和社会建设的需要。因而,预算控制目标要以加强经济建设为重要导向。二是可操作性。预算控制目标并不等于政府发展战略,它只是发展战略的体现。如果直接用战略目标代替预算控制目标,就会出现预算控制目标不明确,从而导致在实际中难以操作的现象。因此我们还必须选择既反映政府的发展战略又在实际中可操作的指标,从而反映政府的预算控制目标。
  (四)强化政府预算行为激励约束
  政府预算监督与控制力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预算制定和执行的约束力。强化预算监督与控制,规范预算行为,应着重抓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完善预算制定和执行的考评制度。考评制度是一种内部控制制度,具有激励与约束预算行为的作用。对政府预算制定的考评,主要是考评预算制定是否按程序进行,是否进行了可行性和可靠性论证;预算安排是否执行了批准的计划,经费来源是否可靠,经费安排有无缺口,投向投量是否合理。对政府预算执行的考评,主要考评是否严格执行预算,分析预算执行超支或节约的主要原因,检查有无违反预算法规和财经纪律问题。要严格执行考评制度,把过程考评与结果考评结合起来,对考评好的单位或部门要给予肯定和必要的奖励,对较差的要给予相应的批评和处罚,以期达到考评的激励与约束作用。二是硬化预算约束,,严格控制预算追加。预算单位和部门在编制预算时,应改变过去严预算、松追加的分配观念,在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合理制定开支标准,要求各单位或部门在上报年度预算时,尽可能地考虑周全,从根本上减少或杜绝预算执行中的追加。预算一经确定,要严格按照预算执行,没有预算,不得随意支出,不能先支后报。各项预算支出要按照批复的预算科目和数额执行,不得突破预算,不得随意调整挪用。对于一些临时性且确需在年内开支的新增支出或进行项目调整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章制度,按规定程序报批。三是强化财务内部监控。各级财政和财务部门要加强制度建设,规范自身财务工作。要加强会计部门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每笔预算资金的申请、审批、拨付、使用都要规范、透明。要抓好对专项资金的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要抓好内部财务监督,规范财务工作基础。各级财务业务机构要加强监督,财务部门也要采取专项检查、重点抽查的方式对部门财务管理以及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四是强化预算的群众监督与审计监督力度。要加强群众监督,在遵守保密工作的前提下,及时公布预算信息,减少信息不对称和交易成本,尊重群众预算知情权,接受群众监督,树立民主理财、依法理财的法制观念。要加大审计监督力度,着重加强对重点单位、重要项目的审计,努力做到全程跟踪审计,并在遵守保密规定的前提下,尽量增强审计结果的透明度。同时,各预算机构之间要拓宽信息渠道,加强信息网建设,完善内部监督机制,加大预算执行的监督检查力度。



本文编号:843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shijiedaxue/843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cc3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