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学位论文 >

元话语视角下中外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转述语的对比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15 11:24

  本文关键词:元话语视角下中外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转述语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研究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大量使用转述语来介绍前人和自己的研究成果或观点,转述语成为学术论文写作必不可少的部分。元话语中的态度标记语、人称标记语和据素标记语在转述语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主要体现在:态度动词能在转述句中充当转述动词,从而传达作者对所转述内容的态度;人称标记语中的第一人称代词“Ⅰ”“we”能在转述句中充当转述动词前的主语;据素标记语因其提供转述信息来源的特质,可帮助我们研究转述语形式。因此这三种元话语亚类能够为我们研究转述语提供视角。 本研究试图通过剖析以上三种元话语子类别在中外英语硕士论文转述语中的使用情况来挖掘中外学生在使用转述动词、转述主语和转述形式这三方面的异同,从而分析发现他们在使用转述语时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本研究采用语料库研究方法,作者收集了分别由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的47篇文学类硕士论文,建成两个语料库,然后对语料进行标注,并利用语料库检索软件Wordsmith进行检索,再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将检索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转述语的使用上既具有相似性也存在很大差异。从转述动词的使用情况来看,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都使用了一定量的态度动词,虽然其比重相对于诸如“研究动词”等其他类型的转述动词较小,但态度动词在构建语篇,传达作者对转述内容的态度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相对于英语本族语者来说,中国英语学习者更频繁的使用了态度动词,这意味着中国英语学习者在论文写作中尽量避免使用意义上过于客观和绝对的转述动词,从而给自己的观点留足情感余地。除此之外,中国英语学习者的论文中所使用的态度动词种类比英语本族语者使用的种类少,然而其态度动词出现的总次数比后者要多,从而每个态度动词出现的平均频率却比后者要高,这说明中国英语学习者集中使用了某些态度动词致使其出现频率极高,在态度动词的使用上缺乏多样性。通过对中国英语学习者论文中出现的高频态度动词进行定性研究,作者发现有使用不当的情况。从转述动词主语选择情况来看,两组学习者都倾向于使用人名和非指人主语,较少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不同之处在于,同英语本族语者相比,中国英语学者更少的使用第一人称代词作主语,尤其表现在对第一人称单数代词“Ⅰ”的使用上,中国英语学习者有意避免使用“Ⅰ”作主语,趋向于用复数“we”,第三人称形式"the present author"来代替其或是通过转变句子语态和结构的方式来避免使用“Ⅰ”,本文作者认为文化差异和教育体制的不同是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因素。在转述方式上,中国英语学习者偏好使用作者嵌入型,而且形式单一,而英语本族语者能够综合地使用四种转述形式。作者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更加侧重被转述信息的作者,但是缺乏相应的语言变化能力。 通过比较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使用转述语方面的异同,我们发现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使用转述语上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产生的原因,本研究希望能够帮助中国英语学习者认识到元话语在转述语中所起到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提高他们在学术论文写作中正确运用转述语的能力,同时对外语教学中的相关内容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学术论文 转述语 元话语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H315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0
  • Contents10-12
  • Chapter 1 Introduction12-21
  • 1.1 Research Background12-14
  • 1.2 Previous Studies on Reporting14-17
  • 1.2.1 Structural Study on Reporting14-16
  • 1.2.2 Functional Study on Reporting16-17
  • 1.3 Purpose and Significance17-19
  • 1.4 Data Collection and Research Methodology19-20
  • 1.5 Layout of the Thesis20-21
  • Chapter 2 Literature Review21-29
  • 2.1 Definition of Metadiscourse21-22
  • 2.2 Hyland's Classification of Metadiscourse22-25
  • 2.3 Metadiscourse as a Perspective25-29
  • Chapter 3 Features of Reporting with Attitude Markers in both Corpora29-42
  • 3.1 Statistics of Reporting with Attitude Markers in both Corpora29-34
  • 3.2 Similarities in Reporting with Attitude Markers in both Corora34-36
  • 3.3 Differences in Reporting with Attitude Markers in both Corpora36-40
  • 3.4 Summary40-42
  • Chapter 4 Features of Reporting with Self-mentions in both Corpora42-54
  • 4.1 Statistics of Reporting with Self-mentions in both Corpora42-43
  • 4.2 Similarities in Reporting with Self-mentions in both Corpora43-50
  • 4.3 Differences in Reporting with self-mentions in both Corpora50-53
  • 4.4 Summary53-54
  • Chapter 5 Features of Reporting with Evidentials in both Corpora54-63
  • 5.1 Statistics of Reporting with Evidentials in both Corpora55-58
  • 5.2 Similarities in Reporting with Evidentials in both Corpora58-59
  • 5.3 Differences in Reporting with Evidentials in both Corpora59-62
  • 5.4 Summary62-63
  • Chapter 6 Conclusion63-68
  • 6.1 Findings of the Study63-65
  • 6.2 Implications of the Study65-66
  • 6.3 Limitations and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66-68
  • Acknowledgements68-69
  • Bibliography69-76
  • Articles Published during MA study7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萍;人称代词“we”在科技论文中的语用功能[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2 彭建武;语言转述现象的认知语用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1年05期

3 辛斌;新闻语篇转述引语的批评性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8年02期

4 唐青叶;学术语篇中的转述现象[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4年02期

5 贾中恒;转述语及其语用功能初探[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0年02期


  本文关键词:元话语视角下中外英语硕士学位论文转述语的对比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764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indetihui/36764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753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