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论文百科 > 造句*成语 >

关于“兔”字的成语典故

发布时间:2017-10-05 06:33

  本文关键词:兔的成语


  更多相关文章: 关于 成语 典故


推荐阅读:

2011兔宝宝起名技巧大全 2011兔宝宝取名的思路

2011兔宝宝取名的正确流程 2011兔宝宝几月出生好

2011兔宝宝取名有哪些禁忌 2011兔年宝宝取名宜用字

关于“兔”字的成语典故 2011兔年本命年带什么

  本地宝温馨小提示:2011年又到了,兔子来了,提及含有“兔”字的成语,几乎人人都可以顺口说出几个,什么守株待兔、兔死狐悲、狼奔兔脱……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短语。涉及兔的成语,与其它成语一样,有些是历史事实的浓缩,有些来源于寓言故事、神话传说,经历了成百上千年的历史积淀,流传至今,无不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闪耀着中华民族的智慧。

  守株待兔,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一个成语,出自《韩非子·五蠹》,说的是,战国时宋国有一个农民,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根上死了,便放下锄头在树根旁等待,希望再次得到撞死的兔子。原来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在也用来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战国策》中记载了大量历史故事,后人从中提炼出多个含有“兔”字的成语。《战国策·齐策三》:“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后人用“犬兔俱毙”,比喻双方同归于尽。有人把《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缩略为成语“见兔顾犬”。意思是,看到了兔子,再回头叫唤猎狗去追捕,用来比喻动作虽稍迟,但赶紧想办法,还来得及。

  《战国策·齐策四》:“狡兔有三窟,仅得兔其死耳。”说的是,狡猾的兔子准备好几个藏身的窝。后来,人们用“狡兔三窟”比喻隐蔽的地方或方法多。这里的“狡”———“狡猾”,是个贬义词,毫无疑问,是人类强加给兔子的。按照生物学家达尔文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法则,我们应把兔子拥有“三窟”,逃避敌害的做法,视为“聪明”之举。

  成语“静若处子,动若脱兔”,来源于孙武《孙子·九地》:“是故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原意是指,军队未行动时就像未出嫁的女子那样沉静,一行动就像逃脱的兔子那样敏捷。文中一个“脱”字,显露出对兔子的夸赞之情。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里面蕴含一个大家熟知的成语“狡兔死,走狗烹”。字面意思简单明了:兔子死了,猎狗就被人烹食。比喻给统治者效劳的人事成后被抛弃或杀掉。

  经常阅读、琢磨这些含有“兔”字的成语,无疑可以了解历史、增长知识、明晓哲理。



本文编号:9753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xkhy/9753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74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