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研究现状——基于专业学术期刊的分析
本文关键词: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研究现状——基于专业学术期刊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推进,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的关键因素被人们所认识,对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也随之增多,该文从教育技术领域的八个专业学术期刊中,检索出了题名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论文,总结分析了研究论文的数量、领域中的术语、作者背景、主题及研究方法等内容,探明了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现状,从中也获得一些启示。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
【关键词】: 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 学术研究 内容分析 学术期刊 研究方法 教师教育模式 研究现状 教育技术培训 专业发展模式 教育技术能力
【基金】: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促进中部地区农村学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研究”(项目编号:FCB060256) 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专项课题“新课程实施中高中教师专业发展模式研究”(项目编号:H-09082)
【分类号】:G451.1
【正文快照】: 一问题的提出教育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在中小学的课程改革中,教师是改革成败关键因素,教师专业化发展问题受到全社会的关注。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是指以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为环境、手段、途径、方式和方法,促使作为专业人员的教师,在专业知识、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张仙;黎加厚;;基于Blog的教育叙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7年03期
2 陈小青;肖宏;;澳大利亚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研究现状——对AJET的一项内容分析研究[J];开放教育研究;2006年03期
3 顾小清,祝智庭;教师专业发展的实现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05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钟绍春;关于教育信息化一些关键问题的思考[J];电化教育研究;2005年10期
2 马秀峰;李晓飞;;网络环境下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探索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6年06期
3 王洪祥;;中小学教育信息化的问题与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梁玉晶;丁德臣;;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新探索[J];中小学电教;2006年11期
5 赵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信息技术教师专业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6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建生;中小学教师领导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可云;网络博客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研究[D];河北大学;2006年
2 薛志华;教师专业发展:理念与策略[D];兰州大学;2006年
3 孟奕杉;中小学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模式及支撑软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4 胡媛媛;培训讲师现状及其专业发展的调查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5 徐勇;基于行动学习的高校教师信息技术培训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洪祥;教育技术公共课网上协作学习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7 周剑辉;基于数字微格教学的师范生教学能力训练模式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8 袁东斌;信息技术教师培训中的游戏活动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卓么措;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实施的可行性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10 安洪涛;网络环境下的校本培训实施策略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全华,李铭珊;《地理科学》载文作者群统计分析[J];地理科学;2001年06期
2 魏宁;一项关于教师反思的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05年09期
3 庞景安,赵弘;我国合著论文分析与广义洛特卡分布推导[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3年05期
4 郑文晖;;文献计量法与内容分析法的比较研究[J];情报杂志;2006年05期
5 魏瑞斌;;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科研合作现状研究——以CSSCI 1998-2004年数据为例[J];图书情报工作;2006年01期
6 王佑镁;祝智庭;;从联结主义到联通主义:学习理论的新取向[J];中国电化教育;2006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陶克涛;点化学坛春长在——祝《内蒙古社会科学》创刊[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0年01期
2 ;发刊词[J];零陵学院学报;1980年00期
3 莫德;谈谈由0/0所引起的混乱[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1980年00期
4 ;山西省文艺理论研究会正式成立[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2期
5 陈美林;重视对文学史著作的研究工作[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3期
6 柳定生;柳诒徽先生传略[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0年04期
7 庆元;简讯[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80年02期
8 孔研;我院举行孔子学术讨论会[J];齐鲁学刊;1980年06期
9 薛庶;鲁迅美术学院学报《美苑》创刊[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3期
10 周保湘;评真理与错误“互相包含”论[J];社会科学辑刊;1980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卢德勋;;面向21世纪加速我国动物营养学从整体走向世界[A];畜牧兽医事业的发展和人类健康——21世纪畜牧兽医生产和科学技术论坛会文集[C];1999年
2 黄保万;;朱熹与书院文化[A];海峡两岸论朱熹——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5年
3 刘志清;;雄才大略拊管弦——关于新编历史剧《皇泽惊梦》[A];武则天研究论文集[C];1997年
4 卫逢祺;;文化研究工作是一种严肃认真的事情[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5 郝树侯;;要认定三晋文化的精神与品质[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6 周同馨;;三晋文化研究会在太原成立[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7 齐荣晋;;绿荫如盖 硕果馨香——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风雨路[A];三晋文化研究会十年文存[C];1999年
8 李道生;;浅谈怒江近现代民族史料研究的时代效应[A];少数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8年
9 黄曼君;许正林;;论闻一多的现代人格精神[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10 杨华;;论闻一多的中国文化史研究方法[A];闻一多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选[C];199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沈诗元;脆弱的学术生态[N];北京日报;2000年
2 张广智;民俗文化研究的力作[N];河南日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王卉;科学文化:出版与研究相辅相成(下)[N];科学时报;2000年
4 光明日报记者 陈蓬、新华社记者 刘卫红;社会科学研究应重视学风建设[N];人民日报;2000年
5 俞吾金;也谈学术规范[N];文汇报;2000年
6 俞吾金;学术创新的前提[N];文汇报;2000年
7 谢泳;鲁迅研究是一个学术问题[N];文艺报;2000年
8 记者 周玉宁;文学研究界的横向联合[N];文艺报;2000年
9 孙绪敏;注重文学史写作的学术性[N];中华读书报;2000年
10 吴瀛;徐霞客学术研究有新发现[N];中华读书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郗志群;杨守敬学术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1年
2 邹华清;杨守敬学术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3 陈征平;云南早期工业化进程研究(1840—1949)[D];华中师范大学;2001年
4 方小壮;“浙派”宗师——丁敬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5 申喜萍;南宋金元时期的道教美学思想[D];四川大学;2003年
6 林香娥;盛衰之际—乾隆后期士人思想动态研究[D];浙江大学;2004年
7 张蕴艳;李长之的学术—心路历程[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8 张国义;朱谦之学术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9 程邦雄;孙诒让文字学之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郑西帆;社会转型期的中国传播学发展轨迹[D];复旦大学;2004年
本文关键词:技术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术研究现状——基于专业学术期刊的分析,,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66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366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