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经营策略刍议
本文关键词:学术期刊经营策略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新闻出版和文化事业改革的不断深入,学术期刊吃皇粮旱涝保收的日子即将终结。学术期刊必须更新办刊观念,树立学术期刊也是商品的经营意识。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不断创造经济效益。学术期刊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个有机统一体,社会效益居首位,经济效益服务于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也就没有社会效益;社会效益是目的,经济效益是手段,目的通过手段实现。学术期刊的经营意识一是指学术经营意识,二是指市场经营意识。学术期刊在市场营销中的经营核心应该是追求“质量规模”,即学术质量、品牌影响带来的论文发表收入及其由此衍生的学术活动、版权合作贸易等收益。在经营策略上,学术期刊应当重点围绕人力资源策略、经营创新策略、市
【作者单位】: 中国农学通报期刊社 中国农学通报期刊社
【关键词】: 传播学 科技期刊 学术期刊 市场经营 经营策略
【分类号】:G239.2-F
【正文快照】: 1学术期刊走经营之路乃大势所趋2005年,新闻出版改革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已全面推开。中央把文化单位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公益性的事业,即为公共事业服务、隶属于国家的一些事业性质的部门;另一类是经营性的产业,它以生产的产品上市,,通过市场实现它的价值。同时,中央对区分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天明;知识经济背景下科技期刊的变革与编辑的转型[J];编辑学报;2001年02期
2 游苏宁;学术期刊也能搞多种经营[J];编辑学报;2003年06期
3 马永祥,邝文国;以创新思维打造品牌期刊——《江苏农业科学》的办刊经验谈[J];编辑学报;2004年05期
4 黄怡胜,张楚民;我国科技期刊的资源开发[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5 史红,包务业,游苏宁;中国科技期刊发展中的有关问题探讨[J];编辑学报;2005年05期
6 任胜利;;有关精品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5年06期
7 许迎辉;科技出版基金设立十年来的回顾与展望[J];编辑之友;1999年01期
8 刘芳,刘卓,李成;论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经济与管理;2004年02期
9 冯长根;学术期刊编辑应该承担起科技创新的历史责任[J];科技导报;2005年05期
10 田中雨;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及发展的思考[J];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威;农业科技期刊在科技传播中的地位、作用及创新[J];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4期
2 吉海涛;关于提高高校学报国际竞争力的思考[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3 冷怀明,郭建秀;21世纪医学期刊青年编辑应具备的素质[J];编辑学报;2001年S1期
4 黄劲松;国家创新体系中学术期刊青年编辑的修养[J];编辑学报;2002年02期
5 阿孜古力·阿不都克力木,温娟,李晶;新形势下科技期刊编辑的转型与继续教育[J];编辑学报;2002年05期
6 刘淑华,李嘉,傅晓琴;广东省科技期刊电子化现状分析[J];编辑学报;2004年05期
7 黄怡胜,张楚民;我国科技期刊的资源开发[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8 袁桂清;办好综合性医学期刊的思考[J];编辑学报;2004年06期
9 游苏宁;“双效”“双爱”期刊:办刊人的最高追求[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10 张惠民;我国早期科技学术期刊的传播学思想研究[J];编辑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高阳;王海岩;侯长希;王佳江;;我国科技期刊的现状与发展趋势[A];第7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经营与发展论坛文集[C];2007年
2 刘俊英;周卉;陈秀英;;创精品期刊是《生物加工过程》的必由之路[A];华东地区高校学报研究会年会论文集[C];2006年
3 王宏江;;知识经济时代科技期刊编辑意识和能力探析[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八集)[C];2005年
4 黄怡胜;;中国科技期刊的资源开发[A];第三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5 李向东;张凤新;于小雪;;医学专业期刊如何面向市场[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6 刘冰;游苏宁;姜永茂;包务业;宁田海;郭林妮;诸永康;徐静;王杨;;依托科技期刊媒介 积极开展继续教育[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7 袁桂清;张莉;毛家都;李建陵;唐栋;;医学期刊的总体设计与编辑策划[A];首届科技出版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4年
8 边全乐;胡映霞;;学术期刊经营策略刍议[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9 周立君;侯贵卿;;影响我国科技期刊发展的因素及相应的对策[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10 窦延玲;范升才;;知识经济时代林业科技期刊的发展思路探析[A];第6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暨中国科技期刊的实践经验与发展战略论坛文集[C];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胡春秀;《三联生活周刊》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2 杨吉华;文化产业政策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崛峰;电视内容产业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2 张正武;电视业核心竞争力研究[D];湘潭大学;2007年
3 韩晓芳;新闻传播对经济发展的作用[D];山西大学;2007年
4 金京;我国科技学术期刊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对策[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5 贾向春;中国生物医学期刊进入MEDLINE的对策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07年
6 侯慧梅;报业集团核心竞争力构成要素研究[D];暨南大学;2007年
7 张冬冬;清末民初的农学报刊与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倡导[D];天津师范大学;2007年
8 陈雯;我国畜牧兽医类科技期刊的现状分析与发展策略探讨[D];南京农业大学;2006年
9 杨明辉;《中国音乐》研究[D];武汉音乐学院;2007年
10 周桂莲;网络信息时代我国农业科技期刊发展战略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6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洪顺;浅谈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方法和途径[J];江苏煤炭;2000年04期
2 应杰;论编辑的知识结构[J];编辑学报;1998年03期
3 曾建勋,朱晓东,乔晓东,宋培元;从ChinaInfo科技期刊群看编辑工作的发展方向[J];编辑学报;1998年04期
4 鲁星,翁永庆;脚踏实地 迎接未来——从《编辑学报》国庆50周年笔谈会想到的[J];编辑学报;1999年03期
5 陈宏愚,高建平;科技期刊产业化的路径依赖[J];编辑学报;2000年03期
6 侯鉴君,游苏宁;《中华内科杂志》是如何发挥导向作用的[J];编辑学报;2003年01期
7 游苏宁;正确处理医药生产企业与医生的关系[J];中华内科杂志;2002年07期
8 武伯光,游苏宁;中华内科杂志发展简史[J];中华内科杂志;2003年04期
9 张凌之;影响因子在我国科技期刊评价中的作用分析[J];编辑学报;2003年02期
10 陈银洲;科技期刊用稿中的晶核效应及选稿[J];编辑学报;2003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莫京;任胜利;;国内外科技期刊的期刊自引对比分析[A];第5届中国科技期刊青年编辑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峗;中外期刊经营管理比较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北渭;;传播学简介(三) 美国传播学研究成果(上)[J];新闻战线;1983年05期
2 何云蛟;传播学简介[J];兰州学刊;1984年06期
3 余源培;林永民;俞景玮;;关于传播的哲学思想[J];新闻大学;1984年01期
4 徐培汀;;什么叫传学?[J];新闻记者;1984年03期
5 常斗;大众传播学简介[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1985年01期
6 一兵;;传播学和《传播学概论》介绍[J];当代财经;1985年04期
7 ;传播学[J];理论观察;1986年02期
8 袁路阳;探讨发展和普及传播学——有关部门代表在黄山市举行学术会议[J];新闻知识;1986年11期
9 吴文虎;传播学的研究层次——传播学漫话(二)[J];新闻与写作;1987年06期
10 吴文虎;;传播学漫话(四) 传播过程的几种不同模式[J];新闻与写作;198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文;曾璜;;中国新闻摄影界面临的挑战[A];现状、挑战、展望——第五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3年
2 李瑞淦;;“信任危机”的质疑与对策[A];高扬邓小平理论旗帜——第七届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97年
3 易绵竹;;构筑通用语义码模式的符号学基础[A];全国语言与符号学研究会第五届研讨会论文摘要集[C];2002年
4 ;高校论文二等奖名单[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5 潘云泽;胡春燕;;《现代传播学》(5.6)教学设计[A];中国电化教育协会2002年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翟杰全;;再论科学传播[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7 汤书昆;;当代科技传播的核心范畴——“前景传播”[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童菲;;信息·均衡:“议程设置”与“沉默螺旋”的博弈解读[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9 刘惠芬;张平锋;;网络科技传播与谬误的扩散——光盘原理误传案例分析[A];科技传播与社会发展——中国科技新闻学会第七次学术年会暨第五届全国科技传播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10 张宏洪;;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屈原学会第九届年会论文综述[A];中国楚辞学(第一辑)——2002年楚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传播学术经典 关注大众阅读[N];光明日报;2000年
2 记者 陈家兴;《文史知识》二十年与时俱进[N];人民日报;2000年
3 唐明霞;传播学精品图书选介[N];中国图书商报;2000年
4 本报记者 邢晓芳;“复旦博学”系列海纳百川[N];文汇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 石一宁;与时代同步前进[N];文艺报;2000年
6 曹占武 从勇均;培养复合型传媒人才[N];新闻出版报;2000年
7 周晓虹(作者是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麦克鲁汉:e时代的先知[N];中华读书报;2000年
8 本报记者 赵晋华;世纪之交文学圈内学者做什么(之二)[N];中华读书报;2000年
9 石长顺 吴廷俊;文理交叉的复合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研究[N];中华新闻报;2000年
10 记者 甄学宝;《知识经济与大众传媒》出版[N];中华新闻报;200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曾维加;道教的社会传播研究——以公元六世纪前巴蜀及中国北方为中心[D];四川大学;2004年
2 张大伟;“左联”文学的组织与传播(1930-1936)[D];复旦大学;2005年
3 王海铝;意境的现代阐释[D];浙江大学;2005年
4 李春霞;电视与中国彝民生活[D];四川大学;2005年
5 李媛;从传播学视域对展示空间的设计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6 柯卓英;唐代的文学传播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7 李永平;包公文学及其传播[D];陕西师范大学;2006年
8 马池珠;基于受众中心的农业电视传播体系研究[D];华南师范大学;2006年
9 单晓溪;现代传媒语境中的文学存在方式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10 李姝;面向信息时代波普建筑信息传播的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玉兰;对我国法制新闻的传播学思考[D];暨南大学;2001年
2 肖丽;从传播学角度看外宣翻译[D];华中师范大学;2002年
3 陈红艳;媒介即社会[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4 黄伟德;传播学视野下的《孟子》[D];汕头大学;2003年
5 赵飞羽;区域旅游形象的传播学特征及其传播初步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03年
6 谢衍君;求职面试问题及其应对策略:案例分析[D];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4年
7 易三艳;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传播学原理分析[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8 林涛;论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功能[D];北京印刷学院;2004年
9 唐卫华;从传播学角度看翻译过程模式[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10 李振;从科学传播学角度看我国近代科学落后的原因[D];中南大学;2003年
本文关键词:学术期刊经营策略刍议,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79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379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