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构成
本文关键词:大数据时代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能力构成
更多相关文章: 大数据 体育学术期刊 编辑 能力 可持续发展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以我国唯一一本被SCI/SSCI收录的体育学术期刊《运动与健康科学》(英文版)杂志为例,探讨大数据背景下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编辑的能力构成。提出体育学术期刊编辑应该具有语言与专业相结合、数据挖掘与分析、营销与推广相配合,信息发掘与技术运用、创新意识与终身学习相融合等能力,把握时代发展方向,实现体育学术期刊在大数据时代的可持续发展。
【作者单位】: 上海体育学院期刊社;
【关键词】: 大数据 体育学术期刊 编辑 能力 可持续发展
【分类号】:G237.5
【正文快照】: 2012年2月13日,《纽约时报》宣布,随着数字化技术、传播科技,尤其是云计算技术的推广,人类已经进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big data)指超出传统数据管理工具处理能力的大规模、复杂的数据集合。大数据的特点可概括为“4V”:Volume(容量大)、Variety(多样性)、Velocity(高速性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柴英;马婧;;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功能的变革[J];编辑之友;2014年06期
2 胡小萍;;大数据背景下科技期刊编辑知识结构的调整和优化[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2014年S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学东;;试论大数据背景下微学术期刊平台搭建[J];传播与版权;2014年09期
2 李永;刘玉红;;大数据时代大学生学习模式转变研究[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年04期
3 赵连君;;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多维辩证评价[J];甘肃社会科学;2015年01期
4 李鹏程;常素洁;;浅议大数据时代隐私权的法律保障问题[J];改革与开放;2015年04期
5 王晓燕;;图书馆应用大数据的文献分析与思考[J];大学图书情报学刊;2015年01期
6 蒋学东;;基于移动互联背景的学术期刊微信传播[J];出版科学;2015年02期
7 余筱瑶;;普通高校学报优质稿源不足瓶颈之破解与重构——以新媒体语境模式为视角[J];福建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2期
8 闫妍;齐霁;;新形势下科技期刊青年编辑的职业素养[J];读书文摘;2015年12期
9 邵玉娴;;大数据时代学术期刊的变革及编辑工作的转型[J];编辑学报;2014年S1期
10 蓝艳华;颜志森;;大数据时代科技期刊的应对策略探讨[J];传播与版权;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谢新洲;黄强;田丽;;互联网传播与国际话语权竞争[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3期
2 程文标;;近代史学期刊的分类、特点及其影响[J];重庆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3 李兴平;;当前网络文化与我国社会主流意识形态调适发展的新认识[J];甘肃理论学刊;2013年01期
4 陈少峰;陈晓燕;;基于数字文化产业发展趋势的商业模式构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5 毛润政;;新媒体时代编辑角色转型探析[J];编辑之友;2013年08期
6 肖东发;卞卓舟;;2013年出版产业十大关键词解读[J];编辑之友;201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艳丽,王亚男;论体育学术期刊的广告经营[J];山东体育科技;2005年01期
2 刘红霞;;体育学术期刊标准化、规范化研究[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马宣建;;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现状与发展研究[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0年06期
4 马宣建;贡娟;李如喜;;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现状及发展前景研究[J];体育科学;2001年06期
5 赵蕴;体育学术期刊的价值及发展趋势[J];体育函授通讯;2001年04期
6 朱恺,周跃生;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趋势初探[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7 于兴汉;特色化:体育学术期刊的发展之路[J];山西师大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8 余捷;刘剑;刘岩;;体育学术期刊青年学者特色栏目成果纵论[J];科技风;2008年10期
9 王宏江;;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出版现状与发展对策[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10 冉强辉;;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J];编辑学报;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潘霞;;提高中国体育学术期刊的国际影响力[A];机制创新·合作共赢——第8届全国核心期刊与期刊国际化、网络化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2 冉强辉;张业安;;我国体育学术期刊质量控制指标体系的构建[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3 付志华;;体育学术期刊夯实品牌、力创精品的研究[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4 陈戎;;关于体育学术期刊引入竞争机制的思考[A];科技编辑出版研究文集(第六集)[C];2001年
5 李晓宪;;我国体育学术期刊的现状与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6 王广虎;王宏江;;体育学术期刊网站建设现状与发展对策[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7 朱恺;郭文庭;;论体育学术期刊的人文导向与我国体育学科的发展[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8 王子朴;吕予锋;王晓虹;;体育学术期刊门户网站——基于《首都体育学院学报》网络采编系统的联盟构想[A];第八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7年
9 高力翔;;公共理性视域体育学术期刊话语建构[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3)[C];2011年
10 王晓虹;;体育学术期刊的审稿制度对学风建设的影响[A];第九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4)[C];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旭东;体育学术期刊网络化过程中资源整合与应用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本文编号:5840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58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