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化学》入
本文关键词:《地球化学》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学术期刊 国际影响力 地球化学 科技期刊 评价研究 社科类期刊 入选 行排序 专家评审 指数
【摘要】:正《地球化学》继入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之后,2013年又再次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采用"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对符合遴选条件的3502种科技期刊和112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进行排序,再由70位期刊评价研究专家评审,根据指数高低分别按TOP5%选出"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按TOP5%~10%选出"2013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科技类各175种,社科类各56种,统称"中国国际影响力TOP学术期刊"。
【关键词】: 中国学术期刊 国际影响力 地球化学 科技期刊 评价研究 社科类期刊 入选 行排序 专家评审 指数
【分类号】:+
【正文快照】: 《地球化学》继入选“2012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之后,2013年又再次入选“2013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评价采用“期刊国际影响力指数”,对符合遴选条件的3502种科技期刊和1120种人文社科类期刊进行排序,再由70位期刊评价研究专家评审,根据指数高低分别按TOP5%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海洋地质动态》在地质(综合)类中影响因子的排序(引自《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J];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005年01期
2 ;《地质学刊》征稿简则[J];地质学刊;2008年03期
3 ;《地质学刊》征稿简则[J];地质学刊;2008年04期
4 ;《地质学刊》征稿简则[J];地质学刊;2009年01期
5 ;《地质学刊》征稿简则[J];地质学刊;2009年02期
6 ;《地质学刊》征稿简则[J];地质学刊;2009年03期
7 ;投稿须知[J];吉林地质;2011年01期
8 肖仲洋;洪文兴;;碱性岩岩体中表生与低温热作用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J];地质科学;1959年11期
9 金相录;;介绍苏联最近出版的“与岩石成因问题有关的稀有元素的地球化学”[J];地质科学;1960年02期
10 F.R.西格尔 ,徐仲伦;一九七二年地球化学进展概况[J];地质地球化学;197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水利;;可识别油气水层的一个模糊模式库[A];1999年中国神经网络与信号处理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9年
2 郭原生;孙淑荣;;北祁连西段超基性岩特征及纯橄岩成因分析[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3 鲍佩声;肖序常;王军;;西藏洞错蛇绿岩的地球化学及其生因[A];蛇绿岩与地球动力学研讨会论文集[C];1996年
4 陈岳龙;周建;皮桥辉;王忠;李大鹏;;青海共和-花石峡碎屑沉积岩的地球化学与锆石U-Pb年龄初步研究及地质意义[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2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姚国龙;;山东栖霞苏家店金矿床围岩蚀变地球化学及其对成矿的作用[A];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工作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1999年
6 杜乐天;;地球的五个气圈[A];1998年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8年
7 夏响华;;未来几十年油气地表地球化学勘探技术的地位与作用[A];第五届全国油气化探学术会议材料汇编[C];2004年
8 兰中伍;郭敬辉;彭澎;;华北克拉通孔兹岩系中石榴石花岗岩的岩浆与残留相混合特征[A];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第11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9 段振豪;吴必豪;;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汉盐湖钾镁盐的形成及地球化学的初步研究[A];中国地质科学院文集(1984中英文合订本)[C];1984年
10 成艳;;平湖油气田地层水特征分析及其与油气保存关系[A];上海市石油学会中青年科技论文集(2007)[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仕金;CCOP将建立地学信息元数据标准[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2 本报记者 赵应繁;中国化探人在埃塞俄比亚[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3 记者 于德福;我国正式启动国际地球年活动[N];地质勘查导报;2008年
4 江其勤;地球化学技术帮助海相找油[N];中国石化报;2011年
5 于德福;信息化管理地球化学海量数据[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6 本报记者 赵京燕 齐平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N];中国矿业报;2010年
7 钟和;地球化学:为地质找矿导航[N];地质勘查导报;2009年
8 艾海平;把构造、岩石、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结合起来[N];中国矿业报;2010年
9 记者 刘佳;辽河流域农业地质调查取得重要成果[N];辽宁日报;2006年
10 本报记者 刘慕坦;先进技术将再造胶东辉煌[N];中国黄金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聆;地球化学矿致异常非线性分析方法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1年
2 申伍军;内蒙古大型矿地球化学预测指标[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3 柳炳利;原生晕地球化学异常分析及深部盲矿预测[D];成都理工大学;2012年
4 肖凡;覆盖区区域矿产资源评价方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2013年
5 徐明钻;北山地区典型Cu矿中元素地球化学分布规律及成矿预测方法技术研究[D];中国地质科学院;2011年
6 许光;青海省铜地球化学特征及其资源定量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7 刘荣梅;中国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数据库建设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年
8 柴凤梅;新疆北部三个与岩浆型Ni-Cu硫化物矿床有关的镁铁—超镁铁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对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9 刘新波;太平洋中部多金属结核矿物地球化学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5年
10 彭德华;柴达木盆地西部第三系咸化湖泊烃源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与生烃机理[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讲锋;华北克拉通西部岩石圈地幔的性质:河北阳原新生代玄武岩中幔源包体提供的信息[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2 林武;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冲江含矿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研究[D];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2005年
3 田锋;谢家沟金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原生叠加晕模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年
4 晁会霞;新疆鄯善梧南金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隐伏矿预测[D];长安大学;2005年
5 陈涛;西藏冈底斯带曲水岩体地球化学特征与岩浆混合作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6年
6 王晨华;花海湖泊环境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7 马海勇;地球化学信息系统的设计及其在滇东构造研究中的应用[D];西北大学;2006年
8 杨德彬;蚌埠荆山“混合”花岗岩的形成时代和地球化学特征[D];吉林大学;2006年
9 吴新伟;内蒙古大青山地区石榴花岗岩的成因及地球动力学意义[D];吉林大学;2007年
10 裴尧;组合异常丰度法在矿产资源潜力预测中的应用[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9335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shubaike/zykc/9335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