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论“抗战电影”的人文姿态

发布时间:2017-10-12 08:37

  本文关键词:论“抗战电影”的人文姿态


  更多相关文章: “抗战电影” 历史必然性 社会必然性 精神等级


【摘要】:"抗战电影"历经80余年发展,已经形成自身的史学形象以及性格。但是,在当前文化自觉的时代呼唤之中,仍然应该有着"深刻"和"力度"的需求。它应将表意实践的重点放在价值情怀的提升和人类学层面的震荡上,尤其是需要进一步强化对历史必然性和社会必然性的揭示,从而与历史、现实构成"对峙"或者"深化"的关系,达到文化反思、民族反思和人类反思的精神等级。
【作者单位】: 上海戏剧学院教务处;上海戏剧学院;
【关键词】“抗战电影” 历史必然性 社会必然性 精神等级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一、历史的逻辑线索新的世纪以来,在经济一体化、科技同质化、政治谈判化和文化对话化的全球化和互联网格局之下,中国文化也正从文化启蒙转向文化自觉时期,它需要对集体有意识和集体无意识的思想观念、逻辑系统、理论方法进行再度认识、反思和改革,并在文化自觉的基础上发现新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晶;;性别视野下的重庆抗战电影[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6期

2 东丰;抗战时期的抗战电影[J];电影评介;1995年05期

3 李亦中;蔡楚生与抗战电影[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01期

4 刘春林;;浅谈新中国大陆抗战电影中日本军人形象的变迁[J];青春岁月;2013年22期

5 朱骏;;穿越抗战电影[J];今日重庆;2012年12期

6 谭春发;中国的抗战电影[J];中外文化交流;1995年03期

7 付晓;一寸河山 一寸血 浅析新中国“正面战场”抗战电影中的历史阐释[J];电影艺术;2005年05期

8 李俊;;中国抗战电影巡礼[J];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06年03期

9 姚汝勇;杨玉霞;;纯真年代里的“梦”——再读“十七年”抗战电影[J];电影评介;2008年03期

10 韩琛;;民族寓言的前世今生——《鬼子来了》与抗战电影的历史演变[J];艺术百家;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李思明;;抗战电影历史对话的可能性探析——以《南京!南京!》为例[A];首届华中地区新闻与传播学科研究生学术论坛获奖论文[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首席记者 杨帆 实习生 黎媚 魏廉直;近万场次抗战电影送到农村[N];重庆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吴月玲;《残团》:一部由照片生发的抗战电影[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四川,抗战电影大后方[N];四川日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姚志峰;中国抗战电影——胶片上的民族魂[N];中华新闻报;2005年

5 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 刘藩;抗战电影:流传久远的神话[N];中国教育报;2005年

6 本报记者 杨海涛;国产抗战电影的突破与创新[N];中国电影报;2005年

7 小凤子 记者 彭雅;抗战电影幕后故事首次揭秘[N];重庆商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李博;想表现普通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N];中国艺术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王惟;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当代中国大陆抗战电影[D];广西师范大学;2006年

2 张磊;新时期经典抗战电影艺术美探寻[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年

3 王恒;嬗变的历史影像[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4 付晓;欢呼与沉痛[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唐德坤;中国抗战题材电影再认识[D];南京艺术学院;2012年

6 冯清贵;论陪都电影的美学特征与传播机制[D];重庆师范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0177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177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9a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