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动作电影比较分析
本文关键词:中美动作电影比较分析
【摘要】:动作片作为中国电影产业中比重最大的片种,近些年对我国电影事业在国际上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成绩。从中国的武侠片开始,中国动作电影逐渐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张世界名片。放眼全球,美国的动作电影凭借着科技、创意和文化的完美融合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独占鳌头。本文通过中美动作片纵向整体上的比较分析,对中美两国关于动作电影的发生发展和现状进行阐述。通过片例的分析和理论讨论进行了动作片定义分类、时期电影特色、剪辑方法等方面的比较。本文在论证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文献法和归纳总结法。在写作本文过程中阅读相关文献和书籍资料已远超百篇。结合前人优秀的观点与自己观点从多个角度来进行讨论,同时我用自己的方式对历史进行了划分。在对观众反馈进行分析时采用了调查法,基于调查结果提出针对于现实问题和困境的对策。在对动作电影相关概念阐述中,我将一些相关概念进行全新定义。因为随着动作电影的快速发展一些定义已经不能够概括现实影片的新特点。还有个别电影的电影类型划分边界比较模糊,个人认为艺术这个感性的存在使得电影也不必要过于严格地划分归类。所以可以不必深究其类型,在本文中阐述了这种情况产生的原因以及必要性。本文第五章当中提出了中国动作电影发展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策研究。从社会、精神、艺术和技术等多方面审视中国动作电影帮助其健康、迅速、全面均衡地发展。
【关键词】:中国动作电影 美国动作电影 比较
【学位授予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7-8
- Abstract8-9
- 绪论9-11
- 注释10-11
- 第一章 动作电影概述11-15
- 一、动作电影的定义11
- 二、动作电影的分类11
- 三、动作电影的特点11-12
- 四、动作电影的发展历程12-13
- 五、动作电影与其他类型电影的区别13-14
- 注释14-15
- 第二章 中国动作电影的整体特征15-24
- 一、中国动作电影的发展和演变15-17
- 二、中国动作电影的风格特色17-20
- (一)武侠片的风格特色17-18
- (二)功夫片的风格特色18-19
- (三)时装枪械片的风格特色19-20
- 三、中国动作片的审美重点20-21
- (一)重视动作的观赏性20
- (二)重视主人公高尚品格和英雄气质的表现20-21
- 四、动作电影中对动作的剪辑手法21-23
- (一)“三镜头法”剪辑21
- (二)重叠剪辑21-22
- (三)“偷格加印”的剪辑法22
- (四)“严守轴线一侧的主镜头加正反打”剪辑方式22-23
- 注释23-24
- 第三章 美国动作电影的整体特征24-35
- 一、美国动作电影的发展与演变24-27
- (一)西部片的产生与发展24-25
- (二)暴力片的产生与发展25-26
- (三)时装枪械片的产生与发展26-27
- 二、美国动作电影的风格特色27-28
- (一)硬汉风格27-28
- (二)写实风格28
- 三、美国动作电影的审美重点28-31
- (一)满足“救世情节”28-29
- (二)展现美国英雄的“硬汉作风”29-30
- (三)观众对炫酷震撼画面的喜爱30-31
- 四、动作电影中对动作的剪辑手法31-34
- (一)碎片化剪辑31-32
- (二)绝不跳轴的效果与优劣势32-34
- 注释34-35
- 第四章 中美动作电影的比较35-41
- 一、中美动作电影发展的相似性与相异性35
- 二、中美动作电影的优势35-40
- (一)中国有戏曲、武术、舞蹈、杂技为动作基础35-37
- (二)中国有大量武侠小说为文本素材37
- (三)美国对动作设计具有创新性37-39
- (四)美国具有世界领先的电脑特技技术39-40
- 注释40-41
- 第五章 关于中国动作电影现状的思考41-46
- 一、主要问题41-43
- (一)中国香港与大陆动作电影发展的不均衡41-42
- (二)后期制作技术的时代滞后性42
- (三)动作电影始终无法褪去“暴力”的负面影响42-43
- 二、对策研究43-45
- (一)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的制作技能43
- (二)以大众审美为基础展示文化魅力,用独特的文化征服充满好奇的西方观众43-44
- (三)重视对动作演员的培养和支持44
- (四)创造争取的舆论导向。在剧情编排上倡导理智、合法、和谐的方式解决问题44-45
- 注释45-46
- 结语46-48
- 参考文献48-50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50-52
- 致谢52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湘豫;;论暴力美学电影中的接受美学[J];衡水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2 刘柳;;论暴力美学在当代影片中的运用[J];社会科学论坛(学术研究卷);2008年05期
3 陈丹;;追逐暴利的“暴力”——试论文化产业化背景下“暴力美学”电影的盛行[J];新闻界;2010年01期
4 聂群慧;;浅析暴力美学的存在基础及在影视作品中的应用[J];大众文艺;2011年17期
5 赵龙;;浅析现代社会中的暴力美学[J];艺术科技;2014年01期
6 章骞;;浅论金基德电影中暴力美学的独特诠释[J];文教资料;2012年06期
7 郭玮丹;;从电影暴力美学的角度解读时尚炫美文化[J];青春岁月;2012年10期
8 郝建;;暴力美学遭遇中国语境[J];山西青年;2013年09期
9 姚苏苏;;暴力美学——对暴力的消解和强化[J];电影文学;2005年04期
10 郝建;“暴力美学”的形式感营造及其心理机制和社会认识[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王健;;现代动漫电影中的暴力美学[A];节能环保 和谐发展——2007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娟;“暴力美学”真的那么美?[N];文汇报;2004年
2 文慧;“暴力美学”还是“美学的暴力”?[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本报评论员 莫梓芫;“语言无产阶级”的暴力美学[N];长江日报;2014年
4 袁跃兴;对“暴力美学”说“不”![N];安徽日报;2004年
5 水木杰;血案源于电影暴力美学引诱?[N];民主与法制时报;2012年
6 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赵勇;姜文的“暴力美学”源自何处[N];东方早报;2011年
7 顾德宁;警惕“暴力美学”导致孩子的“暴力盲动”[N];新华日报;2004年
8 陶东风;暴力美学与道德底线[N];中国艺术报;2007年
9 凌建英;艺术的良知与青少年教育[N];文艺报;2010年
10 殷实;灾难将什么带给了文学?[N];文艺报;2009年
,本文编号:102419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241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