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从女性形象塑造谈徐克武侠电影

发布时间:2017-10-14 04:18

  本文关键词:从女性形象塑造谈徐克武侠电影


  更多相关文章: 徐克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塑造


【摘要】:众多的电影类型中,武侠电影以其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崇尚侠义相助的人文情怀、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意蕴等吸引着无数海内外的观众。武侠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辛勤探索,综观武侠电影的发展史,有一个人功绩是特殊的:他不仅继承了以往武侠片以复仇、夺宝、称霸等传统的故事模式,还在此模式上进行突破创新,将新时代思想与现代科技注入其作品中,寓教于乐,更完美的阐释了中国的武侠精神内核,这个人就是——徐克。在徐克参与的武侠电影中,无论是监制、导演还是编剧,都充满了浓浓的“徐克色彩”,同时其每部武侠电影中总有那么几个女性让人过目不忘,她们或直率爽朗,或妩媚柔情,或端庄儒雅,或果敢英武……她们的豪气不输于江湖男儿,她们的柔情也不逊色于闺阁女儿,因而,她们的存在,更好的诠释了武侠世界的刚柔相济,江湖儿女的情真意切,她们撑起了徐克武侠电影的半边天空。本文从徐克武侠电影中塑造的千姿万态的女性形象入手,细致的分析徐克对武侠电影传统的把握与现代的创新,更进一步的了解徐克镜头下的新武侠电影。全文共分三个部分,五个章节。第一部分是本文的第一章,这一部分主要界定徐克武侠电影,总览徐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寻找出徐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独有的魅力。第二部分是本文第二章、第三章和第四章,这是本文的主体部分,主要从女性形象入手,解析徐克武侠电影的文化内涵和魅力。第二章是从徐克对儒道本土文化的传承来阐述徐克武侠电影中的侠道精神;第三章是从徐克对传世经典的再造与传统侠义的扬弃来看徐克武侠电影的创作魅力;第四章是从中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两性关系的平衡来阐述徐克武侠电影的文化内涵。论文的第三部分也是本文的最后一章,该部分主要对徐克武侠电影的特色做出总结,阐释徐克武侠电影中的人性化和现代化,展现徐克镜头下的新江湖。
【关键词】:徐克 武侠电影 女性形象塑造
【学位授予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8
  • 绪论8-11
  • 第一节 研究背景、现状及意义8-9
  • 一、研究背景8
  • 二、研究现状8-9
  • 三、研究意义9
  • 第二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9-11
  • 一、研究内容9-10
  • 二、研究方法10-11
  • 第一章 徐克武侠电影及其女性形象概说11-17
  • 第一节 徐克与其武侠电影11-14
  • 第二节 徐克武侠电影中的女性形象14-17
  • 第二章 传承本土文化的侠道精神17-24
  • 第一节 浪漫飘逸的道侠精神:瑶池堡主18-20
  • 第二节 为国为民的儒侠精神:“刀马旦”三女侠20-22
  • 第三节 儒道精神的合流:凌雁秋22-24
  • 第三章 传世经典的再造与传统侠义的扬弃24-36
  • 第一节 柔善女鬼——聂小倩25-27
  • 第二节 狡黠女妖——青白蛇27-30
  • 第三节 泼辣女汉——金镶玉30-32
  • 第四节 亦正亦邪——东方不败32-36
  • 第四章 中西文化的碰撞与两性关系的平衡36-42
  • 第一节 中西文化的碰撞:十三姨36-39
  • 第二节 两性关系的平衡:武则天39-42
  • 第五章 徐克镜头下的新江湖42-46
  • 第一节 江湖儿女的人性化回归42-44
  • 一、人性的觉醒与回归42-43
  • 二、江湖儿女的肆意之情43-44
  • 第二节 武侠电影的现代化演绎44-46
  • 一、娱乐中消解暴力44-45
  • 二、贴近生活的人物形象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50
  • 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50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茂丽;韩立义;;刀光剑影侠客行:武侠电影文化价值浅谈[J];艺术广角;2005年02期

2 陈墨;;中国武侠电影:概述与提示[J];当代电影;2006年03期

3 张鹏;陈霞;;论武侠电影中的伦理编码[J];电影评介;2007年02期

4 温优华;;自由与束缚——当代武侠电影的主题分析[J];电影文学;2007年14期

5 李军辉;;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国武侠电影的娱乐性倾向[J];信阳农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6 赵洪义;;新世纪武侠电影与传统武侠电影之比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7 李军辉;;暴力+喜剧——当代武侠电影的叙事策略[J];电影评介;2008年13期

8 张净;;新武侠电影的特征[J];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8年05期

9 赵洪义;;新世纪武侠电影的情欲凸显与反思[J];电影文学;2008年02期

10 赵洪义;;重视情感力量 追求美好人性——新世纪武侠电影发展道路之探索[J];电影文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贾磊磊;;中国武侠电影与宗教伦理[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蓝风;;武侠电影里的红粉女郎[A];中国演员:2014年第3期(总第39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磊磊;《火烧红莲寺》:引领中国武侠电影第一次商业浪潮[N];北京日报;2005年

2 本报记者 范东波;2006 中国新武侠电影元年[N];四川日报;2006年

3 文心;电影频道重新播出《中国武侠电影人物志》[N];中国电影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肖潇;“中国创造”圆武侠电影3D梦[N];中国知识产权报;2012年

5 宋焘;侠片有义 不在教化[N];中国经营报;2011年

6 李纪刚;要天马行空,也要脚踏实地[N];人民日报;2012年

7 贾磊磊;功夫:为光大中国影视施展拳脚[N];中国文化报;2005年

8 赵卫防;从娱乐新意到武侠制胜[N];中国艺术报;2012年

9 张婷;情意绵绵如《剑雨》[N];中国文化报;2010年

10 本版编辑邋潘源 贾磊磊;他们用“动作”改变中国电影史[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倪骏;中国武侠电影的历史与审美研究[D];中央戏剧学院;2005年

2 贾磊磊;武舞神话:中国武侠电影及其文化精神[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董凯;武舞传奇的意象世界[D];西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洁琼;论新武侠电影的发展与嬗变[D];河北大学;2006年

2 陈霞;论武侠电影中的民族文化精神[D];东南大学;2006年

3 张婷;中国西部武侠电影初探[D];西北大学;2007年

4 章海晨;中国武侠电影与动作导演[D];苏州大学;2008年

5 吴超;中国武侠电影冷兵器影像及其文化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高晓雯;论中国武侠电影现代性的可能[D];兰州大学;2012年

7 刘春林;新世纪武侠大片民族特色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8 刘耀荣;武侠景观:从历史的叙述到共同想象[D];福建师范大学;2015年

9 王禾月;论徐克武侠电影的文化内涵和美学特征[D];山西大学;2014年

10 刘志强;中国早期武侠电影的类型建构(1920-1931)[D];南京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2895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2895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ff8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