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国电影民族文化的传播
发布时间:2017-10-20 02:37
本文关键词:浅析中国电影民族文化的传播
【摘要】:全球化时代背景下,电影成为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新载体,通过影像、音乐等艺术形式,从不同侧面思考民族文化的历史和现实。电影架起了中国和世界沟通的桥梁,为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世界文化融入中国,起到了关键作用。电影中儒家文化的影响,多元文化的融合,传统文化意象化符号的呈现,提升了中国民族电影特有的文化表达和文化内涵,为中国民族艺术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契机。
【作者单位】: 天津科技大学;世新大学;
【关键词】: 电影 民族性 意象化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电影作为一种最具跨国文化传播能力的符号形式,它是不同民族之间沟通、交流、影响的最重要手段。在全球化的网络时代,利用电影来传承和传播本民族的文化艺术,实现跨文化交流,有利于推动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扩大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和影响,促进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一、中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冉常建;意象化类型人物——古典戏曲人物形象的艺术特征[J];戏曲艺术;2005年02期
2 李蕾;;影片《好奇害死猫》和《秘岸》中的都市意象[J];电影文学;2010年08期
3 徐明卿;张雯雯;;浅析电影《十七岁的单车》意象化与风格化话语表达[J];电影评介;2010年08期
4 范捷;导演如何运用“意象”揭示剧本主题[J];戏剧艺术;2001年06期
5 王国平;;青春的毁灭——《关于莉莉周的一切》[J];电影画刊;2004年04期
6 ;[J];;年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石长顺 柴巧霞;“中部支点”的意象化表达与艺术灵光[N];光明日报;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枫;试论舞台意象在戏剧创作中的意义[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1年
2 孟令军;演读的无形调度[D];吉林艺术学院;2015年
,本文编号:10648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0648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