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体系建构:电影声音理论研究新意识

发布时间:2017-12-18 16:05

  本文关键词:体系建构:电影声音理论研究新意识


  更多相关文章: 电影声音 理论建构 体系意识 本体研究


【摘要】:声音作为电影内容的重要表达方式,既是创作对象,也是被研究的对象。声音真正进入电影艺术创作至今已有近90年的历史。然而关于电影声音的理论研究与电影摄影、电影导演和电影学理论等研究相比仍处于弱小的位置。直到今天,依然有否认电影声音理论,并认为电影声音的理论研究并不存在或者没必要研究等诸多极端观点的存在。其实,稍有常识的人们都知道,电影声音本身就是理论研究的重要对象。电影声音不仅存在着理论研究,而且已经取得了不少的学术成果。因此,从电影声音理论研究的对象、基本概念、类型等角度出发,提出从体系框架建构的角度全面把握对电影声音理论的本体研究,既能证实电影声音理论研究的确客观存在,也为理论研究的进一步深化指明了探索的方向。
【作者单位】: 西安文理学院艺术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
【基金】:2015年度北京电影学院校级规划研究项目“中国电影声音学术理论研究”(XGH201501)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933
【正文快照】: 一、观念争鸣:电影声音是否有理论人类自从诞生就有了听的能力。研究表明,听觉作为人类重要的感知方式,即使在母体中的胎儿也有听觉。从这一点上看,与其说声音是电影的一种表现手段,毋宁说电影借用了声音表达的权利。其实,在电影声音成为研究对象之前,就有了“声学”(Acoustic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许玄,大功;试论电影的雅俗分流[J];江南论坛;2002年08期

2 张春晓;以积极的姿态迎接数字电影的挑战[J];影视技术;2002年07期

3 邓天颖,张威;透视澳大利亚电影业[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4 洪帆;从传统到现代——任侠黑帮电影中的日本文化精神[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5 贾磊磊;中国电影的数字化生存[J];电影创作;2002年05期

6 ;电影学术书讯[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7 克莱尔·安-沃特金斯 ,陆孝修;葡语非洲电影:历史和当代的视角[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8 陆孝修;北部非洲(阿拉伯)电影今昔[J];当代电影;2003年04期

9 徐溧遥;电影,斯派克·李的娱乐场所[J];当代电影;2003年05期

10 汪朝光;光影中的沉思——关于民国时期电影史研究的回顾与前瞻[J];历史研究;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圣达;;电影在东南亚:发展、问题和前景[A];北京论坛(2005)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全球化视野中亚洲的机遇与发展:“大众文化在亚洲:全球化、区域化和本土化”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C];2005年

2 周宪;;视觉文化语境中的电影[A];全球化与中国影视的命运——首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1年

3 丁亚平;;电影史的视界:方法与范式——兼谈人物志电影研究[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祁林;;景观电影之“景观”魅力探源[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海日寒;;新时期蒙古族电影的文化与艺术问题[A];论草原文化(第六辑)[C];2009年

6 王准;;数字时代的电影特效创作[A];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科技论文集[C];2003年

7 施梅轻;陈冠平;李淑英;;农村16毫米电影中间片国产化研究[A];2011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影视技术文集[C];2011年

8 孙绍谊;;新媒体与早期电影[A];和而不同——全球化视野中的影视新格局——第三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4年

9 任庭义;;论电影与青年文化消费[A];建设经济文化强省:挑战·机遇·对策——山东省社会科学界2009年学术年会文集(4)[C];2009年

10 王婷;;论数字时代电影版权侵犯的内生救济——〈阿凡达〉带给电影产业的“潘多拉”[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下册)[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瑞典记者 刘仲华;瑞典 让电影发扬光大民族文化[N];人民日报;2003年

2 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 童刚;继承百年电影传统 谱写新的电影篇章[N];中国电影报;2006年

3 何勇海;数字电影:高票价的颠覆者[N];民营经济报;2006年

4 本报记者 胡嵘;奥运官方电影出征全球[N];中国电影报;2008年

5 本报驻伊斯兰堡记者 周戎;印巴电影相互解禁 南亚电影争奇斗艳[N];光明日报;2008年

6 ;莫斯科国立电影学院[N];中俄经贸时报;2008年

7 本报记者 张莫 实习生 陈希;欧洲电影同中国观众亲密接触[N];经济参考报;2008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古丽巴努;少数民族电影:中国影坛的一朵奇葩[N];中国电影报;2009年

9 山鲁佐德;西德尼·吕美特:电影的勇气与良知[N];文汇报;2011年

10 向阳花;3D电影的艺术猜想[N];深圳特区报;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段运冬;电影,,作为隐喻的艺术[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2 李静;新时期体制演变中的电影进口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3 刘_";基于认知符号架构下电影深层体系初探[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4 侯微;战争电影与国家认同[D];复旦大学;2009年

5 康尔;电影表述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4年

6 孟岩;泰中动作电影比较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07年

7 王者凌;中国电影现实主义研究[D];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杨抒;电影中的电影:元电影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7年

9 邱宝林;新世纪中国青年导演电影话语建构图景与传播逻辑[D];上海大学;2012年

10 冯俊锋;国民党当局在大陆时期对电影的管理与控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3047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3047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a1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