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国公安题材电视剧与美国犯罪剧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8-01-11 23:26

  本文关键词:中国公安题材电视剧与美国犯罪剧之比较研究 出处:《重庆大学》2013年硕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中国公安剧 美国犯罪剧 文化内核 叙事策略 仿鉴


【摘要】:犯罪与破案是任何一个文明国家都不可避免的社会问题,所以涉案题材的电视剧相对于其他类型剧而言具有与社会关联度更强的特点。它以剧情发展跌宕起伏、视角冲击、牵动观众的心弦、能满足观看者的窥视欲和体验欲而备受喜爱。 随着网络技术的蓬勃发展和完善,以电视剧文化为代表的跨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进入21世纪以后,互联网的广泛应用使美国犯罪剧开始进军我国大陆电视剧市场。美国犯罪剧以其独特的叙事特点和风格从开始的被国人接受到现在的倍加推崇,继而引发了中国观众的“跟剧”热潮,众多美剧迷由此而产生,甚至还带动了其他美国类型剧在中国的传播。而中国的公安剧却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空前繁荣后陷入到了一个瓶颈期,通过对中美同类型剧的比较研究而发现我国公安剧现有的问题,解决问题,就变得非常的必要。 本文首次将中国公安剧和美国犯罪剧从电视剧的大范畴中选择出来作为单独的研究对象加以比较研究。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阐明研究的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部分是对同一类型剧在不同国度的发展进行梳理,对于研究对象有一个清晰的了解。文章的重点在第三、四、五部分。第三部分对两国不同的文化内核进行详细的分析,集体本位观和个体本位观、伦理意识与理性科学为中国公安剧和美国犯罪剧构建了迥异的文化背景。第四部分在结构主义叙事学的原理下结合文本案例对情节结构、人物设置、影像叙事等叙事策略的内容进行比较。第五章找出我国公安剧目前存在的问题,给出建议。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探寻中国公安剧可以借鉴的美国犯罪剧具有的优点,结合我国特有的文化环境和社会特点,坚持正确的美学理念,树立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努力推出更多思想性、艺术性、审美娱乐性相统一的作品。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
[Abstract]:Crime and crime solving is an inevitable social problem in any civilized country, so the TV series involved in the subject matter has a stronger social correlation with the other types of drama. It has ups and down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plot. The angle of view impinges on the heartstrings of the audience and can satisfy the peeping and experiential desire of the viewer.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and improvement of network technology,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represented by TV drama culture,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frequent. After 21th century. With the wide use of the Internet, American crime drama began to enter the Chinese mainland TV drama market. With its unique narrative characteristics and style, American crime drama has been accepted by the people from the beginning to the present praise. Then triggered the Chinese audience's "with the drama" craze, many American TV fans from this. It has even led to the spread of other American-style dramas in China, while Chinese public security dramas have reached a bottleneck after experiencing an unprecedented boom in 1990s. It is very necessary to find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of Chinese public security drama through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and American drama of the same type. This paper, for the first time,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ese public security drama and American crime drama from the broad category of TV dramas. The full text is divided into six parts:. The first part of the introduction mainly expounds the ideas and innovations of the study. The second part is to sort ou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ame type of drama in different countries. There is a clear understanding of the object of study. The focus of the article is the third, fourth and fifth parts. The third part analyzes the different cultural core of the two countries in detail, collectively-oriented and individual-oriented. Ethical consciousness and rational science construct a very different cultural background for Chinese public security drama and American crime drama. Part 4th combines the text case with the principle of structuralism narratology to set up the plot structure and characters. The content of narrative strategies such as video narration is compared. Chapter 5th finds out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public security drama in China and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the basis of previous studies. In order to explore the advantages of American crime drama which can be used for reference by Chinese public security drama, combining with the unique cultural environment and social characteristics of our country, we should adhere to the correct aesthetic concept, establish the consciousness of fine works and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fine works. Try to promote more ideological, artistic, aesthetic and entertainment of the unity of works. 6th to summarize the full text.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吕政轩;电视剧创作与我们的时代——中央电视台一套2003年黄金时段电视连续剧综论[J];写作;2004年13期

2 陈龙;时代正气是电视剧创作的精髓[J];中国电视;2002年11期

3 仲呈祥;追求有艺术的思想与有思想的艺术的统一——近年来中国电视剧创作概观[J];中国电视;2000年05期

4 马光复;略谈电视剧创作之弊端[J];中国电视;2003年04期

5 杨钢元,任欢;电视剧创作:不乏灵光,但收视平平[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05年02期

6 俞剑虹;;民营资本对中国电视剧市场运作的影响[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7 吴学明;;艺术创新是电视剧创作的永恒追求[J];中国电视;2006年03期

8 ;本刊即将举行一九八二、一九八三年电视剧征稿评奖活动[J];中国电视;1983年10期

9 鲁丹;邓勤;;二、电视剧与戏剧有血缘关系吗?[J];新闻与写作;1987年11期

10 刘成栋;走向更加广阔的艺术天地——观兰州军区电视艺术中心摄制的三部电视剧[J];中国电视;1993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戴清;;中国电视剧的镜语特色反思[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2 张国涛;;改革开放以来电视剧理论研究范式的演变与困境[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3 毛凌滢;;论电视剧日常叙事的本体与审美意义[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4 沈为tD;;花明柳暗 喜忧参半——第6届四川省“五个一工程”电视剧评奖随想[A];这就是我们的文学生活——《当代文坛》三十年评论精选(下)[C];2012年

5 李庚;;电视剧中的性别符号体系解析[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黄怀璞;王云波;;中国电视理论30年之检讨[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7 张仲年;;对电视剧的本性再认识[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8 韩莓;;论国产电视剧的民族叙事策略[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9 沈国芳;;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路径[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10 吴秋雅;;另一种广告媒介——重新思考电视剧的传播行为与社会角色[A];中国传播论坛(2002)——中国电视剧传播[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新华;电视剧创作三大问题[N];新闻出版报;2000年

2 商报记者 吴颖;制播年会为电视剧创作导航[N];北京商报;2009年

3 赵亮;拓宽工业题材电视剧创作之路[N];中国艺术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王磊;老剧重拍,离“经典”有多远[N];文汇报;2009年

5 记者 陈熹;军人奉献岂止在战场[N];湖北日报;2009年

6 薛晋文;中国电视剧创作的必然选择[N];光明日报;2009年

7 仲呈祥;荧屏丰收又一年[N];人民日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于雁宾 高菲;坚持艺术主旋律方向 创造吉林电视剧品牌[N];吉林日报;2010年

9 高小立;电视剧《湖光山色》:现实主义创作精神的回归[N];文艺报;2011年

10 尹鸿;中国电视市场的新时代[N];中国文化报;201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匀;中国武侠电视剧的空间建构[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2 彭流萤;中国电视剧史学研究新论[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3 张永峰;中国电视剧的生产体制与人格形象(1979-1993)[D];上海大学;2011年

4 刘虹利;新世纪大陆电视剧与革命叙事[D];吉林大学;2013年

5 赵淑梅;论东北农村题材电视剧[D];吉林大学;2010年

6 何晓燕;全球化语境下中国电视剧的跨文化传播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2年

7 华昊;社会转型时期电视剧中的女性意识嬗变[D];苏州大学;2012年

8 颜琪;交融与共生[D];华东师范大学;2012年

9 刘点点;跨媒介时代的文化产业[D];北京大学;2011年

10 韦小波;中国主流商业电影的审美与叙事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施慧敏;视觉文化语境中小说的电视剧改编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2 贾志珍;大众审美趣味主导下军旅题材电视剧的新特质[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3 魏彦彦;康洪雷电视剧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4 刘妍;中国谍战电视剧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5 董玢;我国家庭生活题材电视剧的叙事特点和文化蕴含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6 陈美洁;中国电视剧产业的价值链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董谷媛;网络传播的美国电视剧现象初探[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8 张洪伟;郑晓龙电视剧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王静怡;传播学视野下的青春励志电视剧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10 杨自如;赵宝刚电视剧创作论[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4117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4117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60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