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性电影——海派文人的反左翼战争
发布时间:2018-01-13 00:37
本文关键词:软性电影——海派文人的反左翼战争 出处:《艺术科技》2016年12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20世纪30年代在上海电影界和文艺界发生的关于"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的论战,起因实则是左翼影评小组对于电影功能和技法等方面的言论垄断,引起了文坛"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和黄嘉谟等人的不满。他们针对左翼的理论,提出了电影应该是软性的,着力增加电影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尽管软性电影论者在当时的论战中占据了上风,但是因为历史和政治的因素在后来遭到了严厉的批判和清算。时至今日,我们应该客观地审视软性电影的电影观及其重要价值。
[Abstract]:In 1930s, the controversy between "soft film" and "hard film" occurred in Shanghai film and literature circles, which was caused by the monopoly of left-wing film review group on film function and technique. It has aroused the dissatisfaction of the writers Liu Naogu, Mu Shiying and Huang Jiamu in the literary world. They put forward that the film should be soft in view of the theory of left wing. Try to increase the interest and entertainment of the film. Although the soft film theorists had the upper hand in the debate at that time, but because of the historical and political factors were severely criticized and cleared up to this day. We should objectively examine the film view of soft film and its important value.
【作者单位】: 上海大学;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1932~1935年,在上海电影界和文化界曾经有过一次蔚为壮观、声势浩大的论争,这就是“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论争双方是以“左翼影评小组”夏衍、王尘无、唐纳、鲁思、舒湮等组成的“硬性电影论者”与“新感觉派”作家刘呐鸥、穆时英、黄嘉谟和江兼霞(叶灵风)等为主将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安燕;再读“软性电影论”[J];电影艺术;2003年05期
2 欧孟宏;;再论1930年代“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之争[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6期
3 李今;从“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之争看新感觉派的文艺观[J];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8年03期
4 石恢;三十年代“软性电影论”检视[J];南京社会科学;1999年02期
5 李晨;;电影《化身姑娘》的叙事策略研究——软性电影中的商业元素浅析[J];赤子(中旬);2013年07期
6 图宾根木匠;;《亲密敌人》 像资本家一样去战斗[J];新晋商;2012年Z1期
7 张煊;;吴村创作个案分析及“软性电影”与“硬性电影”论争再评价[J];电影艺术;2012年04期
8 贾磊磊;软性电影理论不能成为娱乐片创作的依据[J];电影通讯;1989年04期
9 杨媛;;再看“软性电影论”[J];小说评论;2009年S2期
10 ;[J];;年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刘洋;笔生硝烟:“硬性电影”和“软性电影”的论争[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41672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41672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