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反类型片《警戒结束》的艺术特征

发布时间:2018-03-14 22:12

  本文选题:《警戒结束》 切入点:主旋律 出处:《电影文学》2017年05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电影《警戒结束》是一部反类型片,不同于其他警匪电影,该片并没有令人拍案叫绝的警匪故事,也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叙事线索,而是融入了纪录片的拍摄方式,用崭新的视角展现了美国街头巡警的工作和生活。《警戒结束》又是一部名副其实的主旋律电影,塑造了街头巡警平凡质朴的英雄形象之外,也将美国文化和主流意识融入其中。本文通过分析该片的暴力美学、平凡英雄人物以及"搬演"意识下的电影语言,进一步解读该片的创作方式和艺术特征。
[Abstract]:The film is an anti-genre film, unlike other police and bandit movies, which do not have a compelling story of police and bandits, nor are they dizzying narrative clues, but blend into the way documentaries are made. Shows the work and life of the American street police with a new perspective. The end of warning is also a real theme movie, which shapes the ordinary and simple heroic image of the street police. By analyzing the violent aesthetics of the film, ordinary heroes and the language of the film under the consciousness of "moving", this paper further interprets the creative style and artistic features of the film.
【作者单位】: 吉林警察学院;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王悠菡子;;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的艺术新特征[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6年08期

2 牛光夏;;纪录片类型与风格的历史演进与现实图景[J];艺术百家;2016年03期

3 徐亚萍;;意识形态再生产与市场化经营之间——对近年来文献纪录电影汇编来源与形态的研究[J];当代电影;2014年09期

4 席磊;;当代伪纪录片的概念缘起与美学要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6期

5 赵曦;;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杜寒凝;;反类型片《警戒结束》的艺术特征[J];电影文学;2017年05期

2 石小溪;;概念·文化·美学——作为亚类型电影的“伪纪录片”[J];创作与评论;2016年22期

3 张洪顺;;浅析西方“新虚构”纪录电影的产业新路[J];电影文学;2016年17期

4 余玉婷;;从《旋风九日》看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商业化探索[J];戏剧之家;2016年15期

5 刘利刚;;作为伪纪录片的《黄金时代》:一个广义叙述学反思[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年06期

6 孙平;张国飞;;产业化视角下纪录片的边界问题[J];青年记者;2015年30期

7 严楚晴;;论中国纪录片的伪真性[J];东莞理工学院学报;2015年04期

8 刘忠波;;2014年电视纪录片理论与批评发展概述[J];中国电视;2015年03期

9 席磊;;当代伪纪录片的概念缘起与美学要旨[J];戏剧之家(上半月);2014年06期

10 宋其明;;纪实风格剧情片创作分析——以农村留守儿童题材影片为例[J];电影评介;2012年1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7条

1 林佳;;“商业化”下的纪录电影叙事探究——以《圆明园》为例[J];电影新作;2014年03期

2 李悦;;用谎言诉说真相——伪纪录片叙事主题与叙事策略初探[J];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12期

3 孙红云;;真实与虚构的混合——纪录剧、伪纪录片、纪录肥皂剧辨析[J];中国电视(纪录);2011年10期

4 王筱孛;;新媒体语境下纪录片市场化的新途径[J];新闻爱好者;2011年10期

5 赵曦;;影视创作中“真实”与“虚构”的融合——“纪录剧情片”与“伪纪录片”的辨析与思考[J];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2009年02期

6 朱宏展;;失落的历史与影像的记忆——从《圆明园》看历史纪录片中的真实再现[J];电视研究;2007年05期

7 时间;简论汇编性纪录片(文献纪录片)的创作[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97年11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楼健;将工业题材拍成“好看的”类型片[J];当代电视;2004年06期

2 陈林侠;;传统鬼怪文化与东亚电影的身份认同——以中国、日本、韩国鬼怪类型片为核心[J];文艺争鸣;2006年06期

3 李颖慧;范琳琳;;中国17年电影“类型片”浅谈[J];电影文学;2007年21期

4 姚国强;读解高科技类型片的声音艺术构思[J];当代电影;1999年06期

5 王陈;李广田;;类型片的魅力[J];大众电影;2006年11期

6 尹鸿;;类型片,需要专业智慧[J];大众电影;2006年13期

7 王蒙;;《被解放的姜戈》:看昆汀如何戏谑历史和类型片[J];大众电影;2013年11期

8 胡杨;力求精品化的类型片——《惊心动魄》观后[J];大众电影;2003年22期

9 梁明;摄影造型与类型片[J];当代电影;2000年04期

10 李 珂;尴尬的类型片难以“致命的一击”[J];电影创作;2002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赵军;类型片的成功在于找到普世价值[N];中国电影报;2010年

2 赵军;“合家欢”模式应是国产类型片的突破方向[N];中国电影报;2013年

3 赵军;解构与建构时期的“另类型片”[N];中国电影报;2013年

4 陈辉 福建恒业电影公司总经理;坚持做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的“类型片之王”[N];中国电影报;2014年

5 本报实习记者 杨海涛;类型片亟需创新意识[N];中国艺术报;2003年

6 黄苇;《救我》:处女作首选商业类型片[N];中国电影报;2007年

7 赵军;《叶问2》:类型片又一成功范例[N];中国电影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孙红际;打造中国自己的“类型片”[N];长春日报;2010年

9 赵军;“另类型片”就是电影的创新[N];中国电影报;2011年

10 记者 施晨露;《泰V纭菲婕M瓜怨诒曜祭嘈推泵臶N];解放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佳龙;中国大陆公路电影的艺术性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5年

2 王耀;中国公路电影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年

3 黄鹏;中国十七年(1949-1966)电影中的反特类型片研究[D];重庆大学;2008年

4 姜岱峻;新世纪以来国产爱情类型片的探索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5 杨治学;1974年至1989年的美国体育类型片研究[D];中国电影艺术研究中心;2014年

6 陈依晴;对比好莱坞看中国国产都市情感类型片盈利模式[D];中国传媒大学;2012年

7 刘玄;中国歌舞类型片研究(1949-2010)[D];山东师范大学;2013年

8 夏青;日本类型恐怖电影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1年

9 宋帅;大陆小妞电影的女性形象分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5年

10 赵娜;影像中的爱情[D];南京艺术学院;2009年



本文编号:161315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61315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d2b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