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从《山河故人》看贾樟柯的变化与坚守

发布时间:2018-03-22 12:08

  本文选题:贾樟柯 切入点:《山河故人》 出处:《电影文学》2016年09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作为中国内地第六代导演的领军人物,贾樟柯导演的作品有着一以贯之的影像风格和导演印记。《山河故人》是贾樟柯导演2015年的电影作品。从《山河故人》中我们能看到贾樟柯电影创作中的变化与坚守。变化的是形式——是导演的眼界视野,是电影的叙事结构,是拍摄的画面风格;坚守的是内容——是贾氏电影骨子里的平民视角和人文关怀。而不论是这种变化还是坚守,都带给我们欣慰和惊喜。
[Abstract]:As the leader of the 6th generation directors in mainland China, Jia Zhangke's works have a consistent image style and director's imprint. The past Man of the Mountains and Rivers is the film work of Jia Zhangke in 2015. We can see the change and strength of Jia Zhangke's film creation from the past of the Mountain River. The change is the form the director's vision, It is the narrative structure of the film, the style of the shot, the content-the common people's perspective and the humanistic care in the essence of the Jaap film, and whether it is this change or the persistence, it gives us pleasure and surprise.
【作者单位】: 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世钟;;从“未庄”到“汾阳”——论贾樟柯的“故乡三部曲”[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2 陈又;;山西好人贾樟柯 用胶片抚摩灵魂[J];西部广播电视;2007年06期

3 高任飞;;贾樟柯与《无用》的秘密[J];中国纺织;2008年06期

4 宁未央;;贾樟柯的读城记或抒情诗[J];南风窗;2008年13期

5 曹清华;;空间、权力与表达——贾樟柯的意义[J];书城;2009年07期

6 马明高;;全球化视野中的乡镇困境与贾樟柯的电影[J];文艺评论;2009年06期

7 吕燕;;从《二十四城记》看贾樟柯的电影与诗歌联姻的可能性[J];电影评介;2009年23期

8 钱颖;;无能为力的力量——贾樟柯《东》[J];开放时代;2010年08期

9 白睿文;;贾樟柯的乡愁[J];全国新书目;2010年19期

10 ;贾樟柯苦笑面对10万收成 《海上传奇》体验残酷市场[J];中国电视(纪录);2010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王莉;;城市转型中的异质空间:贾樟柯电影的空间解读[A];“传播与中国·复旦论坛”(2012)——可沟通城市:理论建构与中国实践论文集[C];2012年

2 王琳;;缺席的“在场”——试析纪录片《东》中的现实观[A];中央美术学院青年艺术批评奖获奖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陈帆;阅读贾樟柯[N];北京日报;2004年

2 刘兵;贾樟柯的成功模式[N];财经时报;2006年

3 高波;贾樟柯的意义[N];中国教育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刘溜;贾樟柯:我是弱者,,我也知道[N];经济观察报;2006年

5 刘溜;贾樟柯:“生活改变了我的电影”[N];经济观察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徐馨;贾樟柯 电影“照”进现实[N];人民日报;2006年

7 吴虹飞;贾樟柯:用电影去关心普通人[N];中华读书报;2007年

8 刘溜;贾樟柯:《二十四城记》的历史和实验[N];经济观察报;2008年

9 本报记者 卫昕;无论顺境逆境 一样勇往直前[N];成都日报;2009年

10 邓广(影评人);从贾樟柯到戈达尔,到底有多远[N];中国图书商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司若;华语游民电影的文学叙事研究——以贾樟柯“故乡三部曲”为例[D];清华大学;2004年

2 张春晓;用声音建构时代[D];云南大学;2011年

3 杨昆;从“地下”到“地上”[D];陕西师范大学;2014年

4 林小彬;小城镇影像与个人化历史记忆[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5 魏诗娟;向平凡的“大多数”致敬[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6 李帅;记录与悲悯—贾樟柯电影纪实风格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7 万荣英;关于当下的记忆、生存的书写和沉默的隐喻[D];四川师范大学;2008年

8 郭锐;游走在故事与纪录之间[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9 杨磊;中国电影中的形·意美学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2年

10 李海涛;在错位的缝隙间游走[D];苏州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64857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64857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94f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