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中国电影文化生态链及其未来——2016年国产片的文化景观

发布时间:2018-04-11 14:25

  本文选题:中国电影文化生态链 + 有忧而喜 ; 参考:《当代电影》2017年03期


【摘要】:2016年度中国电影,可以让人窥见中国电影文化生态链及其自调机制问题。电影文化生态变异恰是文化生态的正常态。超常速度的增长难免会暴露内核上的思想情感空洞和导向上的价值迷茫。中俗片整体转冷令人担忧,显示中国电影文化生态链在自我调节或平衡方面缺失明显。脱俗片的新开拓成绩虽然有限,但年轻编、导群体的艺术片在边缘诗意式超现实影像浪潮方面的建树毕竟值得铭记。中国电影文化生态链本身就在呼唤并确实产生一种自主调节机制。当前社会种种权力关系的复杂纠集导致电影文化生态发生中轴偏移现象,使得种种不平衡现象此起彼伏而一时难以遏止。展望中国电影文化生态链的未来,合理的状况是脱俗片、中俗片和浅俗片三者间保持橄榄型结构,顺应生态规律而让生态链各方之间长期处于持续的平衡态。
[Abstract]:Chinese movies of 2016 can give a glimpse into the ecological chain of Chinese film culture and its self-tuning mechanism.The variation of film culture ecology is the normal state of culture ecology.The growth of supernormal speed will inevitably expose the ideological and emotional void and the value of guidance.The whole cooling of Chinese films is worrying, which shows that the ecological chain of Chinese film culture is obviously lacking in self-adjustment or balance.Although the new achievements of the vulgar films are limited, it is worth remembering that the artistic films of young people and leading groups have made great achievements in the surreal wave of marginal poetic images.The ecological chain of Chinese film culture itself is calling and producing a self-regulating mechanism.At present, the complex gathering of various power relations in the society leads to the phenomenon of center-axis deviation in the film culture ecology, which makes it difficult to stop all kinds of unbalanced phenomena one after another.Looking forward to the future of the ecological chain of Chinese film culture, the reasonable condition is to keep the olive structure between the free film, the Chinese vulgar film and the shallow vulgar film, to conform to the ecological law and to make the ecological chain between the parties in a sustained state of balance for a long time.
【作者单位】: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相似文献】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臻中;;电影文化的审美阐释[A];春华秋实——江苏省美学学会(1981—2001)纪念文集[C];2001年

2 王为华;;振兴东北,关注东三省电影文化产业[A];龙江春秋——黑水文化论集之四[C];2006年

3 陈瑜;;娱乐性重构:消费社会与电影文化——从张艺谋《千里走单骑》说起[A];中国的前沿 文化复兴与秩序重构——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四届学术年会青年文集(2006年度)[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景然;弘扬电影文化深感责任重大[N];中国电影报;2013年

2 本报记者 宋莉;朝阳区书写长春电影文化产业新篇章[N];长春日报;2008年

3 记者 柴宇宁;做新时代电影文化传播者[N];哈尔滨日报;2009年

4 本报记者 徐蕾;电影文化点燃英雄城激情与梦想[N];南昌日报;2010年

5 通讯员 王静 记者 张希;电影文化产业园将在软博会上签约[N];南京日报;2010年

6 白丁;“2011中国电影文化周”:让美国青年感受东方艺术魅力[N];中国文化报;2011年

7 记者 胡安娜 实习生 徐璐颖;让电影文化为古城增光添彩[N];绍兴日报;2012年

8 杨雪;重塑电影文化,烂片请让道[N];科技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何晓诗;北京需树立电影文化形象[N];中国电影报;2013年

10 本报记者 纪秀君;中国电影文化的一缕春风[N];中国教育报;201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6条

1 葛金松;“现象电影”电影文化的描述与阐释[D];西南大学;2015年

2 王小利;新媒体视域下的微电影文化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5年

3 顾翼;电影文化产业融资运作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4 魏巧俐;互联网时代电影文化的发展[D];福建师范大学;2004年

5 袁佳;民国西安电影文化生态研究(1927-1937)[D];西北大学;2015年

6 陈树超;脱域与重构:纪实主义在东方发展中国家[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7363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7363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7e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