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一笑很倾城》中的“虚情假意”
本文选题:青春偶像剧 + 同名小说 ; 参考:《青年记者》2017年02期
【摘要】:正青春偶像剧《微微一笑很倾城》改编自顾漫的同名小说,播出后曾经连续几天占据微博热搜榜前三,微博话题讨论量也达到了500多万次。但是,该剧所暴露出来的"虚情假意"值得我们反思。虚假的人物形象一个真实可感有血有肉的典型人物,可以激发观众的"陶冶型自由情感"~①,是一部影视剧成功的关键。而逼真的人物
[Abstract]:The youthful idol drama, which has been adapted from Gu man's novel of the same name, has occupied the top three of micro-blog's hot search list for several days after broadcasting, and the discussion of micro-blog has reached about 5000000 times. However, the "hypocrisy" of the play is worth our reflection. Characters can stimulate the audience's "free emotion".
【作者单位】: 山东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留留;;偶像剧的时代“东方梦工场”——日本青春偶像剧研究[J];电影新作;2004年02期
2 王立莉;;从《冬日恋歌》看韩国青春偶像剧[J];电影新作;2004年02期
3 顾春花;国产青春偶像剧摭谈[J];广西社会科学;2004年04期
4 周星;对青春偶像剧的认识[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5 张智华;中国青春偶像剧现状思考[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6 张燕;浅谈内地青春偶像剧[J];电影艺术;2004年03期
7 ;星闻人物[J];观察与思考;2004年11期
8 刘涛;中国青春偶像剧发展的思考[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9 丁莉丽;对当前“青春偶像剧”的危机性透视[J];浙江工商大学学报;2005年03期
10 曾胜;;愉悦的焦虑——对青春偶像剧的文化心理分析[J];艺术广角;2005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晓红;;豪华背后的空洞[A];中国演员(2012年第6期总第30期)[C];201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 陈友军;青春偶像剧中的“人”与“城”[N];中国艺术报;2013年
2 刘英 徐书婕;青春偶像剧:韩国升级,,中国取经[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姜雪艳;奢华的“小时代”,克隆的青春偶像剧[N];新华每日电讯;2014年
4 李燕;青春是不容忽视的存在[N];中国文化报;2002年
5 本报记者 王臻青;青春偶像剧你拿什么吸引观众眼球[N];辽宁日报;2003年
6 马拉松;青春偶像剧,少灌点“迷魂汤”[N];四川日报;2003年
7 路海波;关于青春偶像剧[N];文艺报;2001年
8 倪学礼 张璀;尴尬的中国青春偶像剧[N];文艺报;2001年
9 沈光虎;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困境与出路[N];文艺报;2003年
10 北青;国产青春偶像剧谁解其中味[N];西藏日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丁莉丽;共谋与斗争:“视觉文化”时代的影视风景[D];浙江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见闻;中国内地青春偶像剧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1年
2 李芳;青春偶像剧的狂欢与迷茫[D];南昌大学;2006年
3 丁丹丹;青春偶像剧的本土化研究[D];安徽大学;2010年
4 陈丹雯;青春偶像剧的叙事特征[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5 齐薇;青春偶像剧的类型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9年
6 赵柏慧;国产青春偶像剧的创新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1年
7 李凤;红色青春偶像剧高校热播现象探析[D];华中师范大学;2012年
8 夏艳婷;中国红色青春偶像剧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3年
9 刘冰;新世纪我国青春偶像剧热播的策略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10 张莎莎;韩国青春偶像剧[D];曲阜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9995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19995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