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论《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的三重空间的构建

发布时间:2018-06-10 16:35

  本文选题:薛晓璐 + 《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 ; 参考:《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6年11期


【摘要】:在电影《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导演薛晓路将空间在叙事中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以澳门、美国、英国三个空间来构架故事,对应形成了三重叙事空间。这三重叙事空间,其各自独立而又相互牵连。《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中空间叙事因素的使用,揭示薛晓璐导演在本片中出色故事构架能力和叙事技巧。
[Abstract]:In the film Love Letters from Beijing to Seattle, director Xue Xiaolu puts space in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in the narration. The three spaces of Macao, America and Britain are used to construct the story and form a triple narrative space. The use of spatial narrative factors in Beijing's Love Letters to meet Seattle reveals director Xue Xiaolu's ability and narrative skills to frame the story in this film.
【作者单位】: 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2YJ751018)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薛晓路;赛人;;生活在别处,爱情在这里——薛晓路访谈[J];电影艺术;2013年03期

2 刘硕;;一个沉住气、有立场的表达者——青年导演薛晓路研究[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13年05期

3 少言;;温情导演薛晓路 我从来没想过要做导演[J];电影世界;2009年11期

4 曲辉;路斐斐;;薛晓路 我不想把他们写得像天才一样[J];三月风;2010年08期

5 ;《北京遇上西雅图》:“赴美生子”成杀手锏[J];电影;2013年07期

6 阙政;;谈恋爱要在西雅图[J];新民周刊;2013年15期

7 ;《北京遇上西雅图》[J];东方电影;2013年03期

8 朱汐;;现实主义的现实[J];中国企业家;2013年10期

9 ;《北京遇上西雅图》挖掘心底真爱的异国情缘[J];东方电影;2013年03期

10 朱俞仿;;《北京遇上西雅图》 汤唯:演喜剧,很过瘾[J];电影;2013年03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林莉丽;薛晓路:《海洋天堂》给成长一个归宿[N];中国电影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钱力;打碎了,,揉出一个春天[N];中国文化报;2013年

3 早报记者 蔡晓玮 实习生 许秀云;青年制造,回归叙事电影[N];东方早报;2013年

4 实习记者 林莉丽;中国当下的故事同样受关注[N];中国电影报;2007年

5 本报记者 吴月玲;爱情电影也是现实主义电影[N];中国艺术报;2013年

6 肖帝雷;《北京遇上西雅图》:片名营销出奇效[N];中国文化报;2013年

7 本报记者 林琳;为何成为市场新宠[N];中国电影报;2013年

8 本报记者 施晨露;演员美工作家都来导,说明专业的电影编导很缺[N];解放日报;2013年

9 隗瑞艳;中国电影有赖电影人创造力[N];中国文化报;2007年

10 记者 林琳;青年导演谈转型[N];中国电影报;2013年



本文编号:200388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00388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2c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