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生命之树》的视觉审美风格

发布时间:2019-09-09 21:47
【摘要】:泰伦斯·马力克执导的《生命之树》,在叙事方式上大胆地采用了"意识流"理念,使得整部电影的故事支离破碎,并且叙事的背后灌注了导演本人的神学思考,导致电影在问世之后得到了两极化的评论。与《生命之树》零散、打破传统的叙事相对应的,是马力克使用各种美轮美奂甚至是带有悲悯色彩的影像来突出他宏大的生命主题。文章从视觉的穿梭与跳跃、视觉的譬喻与表征、视觉的写实与虚拟三方面,分析《生命之树》的视觉审美风格。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西亚斯国际学院;
【分类号】:J90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董福景;生命之树[J];建筑工人;2003年11期

2 晓寒;我的生命之树[J];湖南安全与防灾;2005年06期

3 蒋永国;;生命之树常青[J];理论学刊;2011年03期

4 李忠翔;生命之树(版画)[J];云南社会科学;1985年02期

5 黄海岩;;生命之树常青[J];人民教育;1988年06期

6 冯u_;;反思与重建——评《生命之树与知识之树》[J];山东社会科学;1991年03期

7 罗真如;;生命之树长青[J];装饰;1993年01期

8 戴兴忠;让生命之树常青[J];甘肃消防;1997年03期

9 李幼容;孙川;;祝福你,生命之树常绿[J];歌曲;2006年01期

10 宋茂淮;;拥有希望,生命之树才能长青[J];老友;2008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张健;;浅谈健康长寿与老有所乐[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2 姜慕军;;生命之树 适者常青——大连市百岁人口连续调查报告[A];中国老年学学会2006年老年学学术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李文钢;;于生命之树抽枝拔节——王夫刚诗歌印象[A];首都师范大学驻校诗人王夫刚诗歌创作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4 张嘉;;让爱充满人间[A];广西新时期班主任工作研讨班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范以;让生命之树常青[N];人民武警;2009年

2 姜雪艳;生命之树[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3 溧阳实验初级中学 李远水;让生命之树常青[N];江苏教育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张兴华 通讯员 田志新 袁明军;文化感召力让学校生命之树常青[N];中国教育报;2010年

5 安东尼奥·梅内盖蒂;《生命之树》电影心理分析[N];光明日报;2011年

6 本报记者 陈菊;常青的艺术生命之树[N];甘肃日报;2002年

7 溯石;《耶德曼》:生命之树常青[N];中国文化报;2014年

8 本报记者 刘静;用鲜血根植生命之树[N];莱芜日报;2010年

9 尹春芳;一部没有故事的电影[N];深圳特区报;2011年

10 庄文勤;生命之树[N];中华合作时报;2009年



本文编号:25338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338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bfa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