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我不是潘金莲》的叙事分析

发布时间:2019-09-11 13:41
【摘要】:《我不是潘金莲》在上映之后,引发了一股强势的观影热潮。除了光影、镜头运用艺术外,叙事艺术直接决定了电影质量的优劣以及品位的高低,叙事是电影搭建故事框架、塑造人物形象以及和观众建立对话关系的重要桥梁。尽管冯小刚表示"我只是一个执行导演,我负责把他的剧本拍好",但对于影片的叙事,我们有必要给予一定的关注。文章从叙事题材处理、叙事视点利用、叙事语言的选择三方面,以叙事学角度分析《我不是潘金莲》。
【作者单位】: 郑州工程技术学院;
【分类号】:J905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蓓;;冯小刚的现实关注——浅析《一声叹息》[J];电影文学;2000年12期

2 余韶文;泰勒就是冯小刚[J];河南税务;2002年02期

3 陈旭光;悖论及出走:冯小刚的“变脸”与电影中的媒体——《手机》略谈[J];当代电影;2004年02期

4 陈尚荣;在商业和艺术之间游走——论冯小刚[J];当代文坛;2005年01期

5 彭涛;冯小刚贺岁片喜剧话语的建构[J];电影艺术;2005年01期

6 李翼;;冯小刚——平庸圆熟中见杀机[J];艺术评论;2006年07期

7 葛红;;冯小刚的幽灵是如何作祟《夜宴》的[J];艺术评论;2006年10期

8 鲁娜;;冯小刚不是个好榜样[J];中国电子商务;2006年11期

9 沈鲁;姜娜;;冯小刚与贺岁片:一个品牌的传播意义[J];电影评介;2009年11期

10 佗鹏莺;;冯小刚的“大众”电影之路[J];电影文学;2009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司若;;谁在说话?——浅析资本在冯小刚贺岁片中能动作用[A];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华人传播研究:力量汇聚与学术创新——2003中国传播学论坛暨CAC/CCA中华传播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2 张莹;倪承英;;冯小刚贺岁片产生背景及传播策略[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3 张建栋;;为表演职业去努力奋斗[A];银幕形象塑造——第十届“电影表演艺术学会奖”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连子强;冯小刚:我把观众当对手[N];中国电影报;2005年

2 宋晓荻;冯小刚:我们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N];中国艺术报;2012年

3 胡杨印象 贵州星空影城;《一九四二》:冯小刚的赤诚[N];中国电影报;2012年

4 半夏;从冯小刚领衔马年春晚说起[N];北京日报;2013年

5 解玺璋;泰勒的悲剧与冯小刚的喜剧[N];北京日报;2002年

6 孟祥宁;冯小刚:电影必须有观众[N];中国艺术报;2005年

7 陈飞虹;冯小刚的梦工厂[N];吉林日报;2005年

8 韩浩月;冯小刚的《夜宴》为谁而摆?[N];中国文化报;2006年

9 本报记者 史晓龙;冯小刚:建议电影享受高新企业所得税优惠[N];中国税务报;2009年

10 张玲 余楠 王安 宋南;票房之王冯小刚:成就商业与经典双重胜利?[N];商务时报;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耿晓莹;论冯小刚的悲剧性电影及其审美理想[D];中南民族大学;2012年

2 邱艳敏;从关联理论的角度研究冯小刚喜剧电影中的幽默[D];电子科技大学;2015年

3 杜洪江;冯小刚贺岁片的雅俗审美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5年

4 孙文赛;个体关注·人性剖析·生命思考[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年

5 靳惠茹;风格重构与道德再建:冯小刚贺岁电影的传播研究[D];山西大学;2016年

6 娄晶艳;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冯小刚贺岁片研究[D];扬州大学;2009年

7 陈希;冯小刚影像修辞艺术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09年

8 赵立爱;冯小刚与大陆贺岁片[D];山东师范大学;2003年

9 杨舒;冯小刚贺岁片的叙事策略[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10 陈慧;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冯小刚贺岁片[D];安徽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253444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53444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f4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