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冯小刚贺岁片

发布时间:2020-03-29 23:19
【摘要】:中国大陆贺岁片的舵手冯小刚,如今成为中国电影界的领军人物,享誉世界。自1997年中国大陆的第一部贺岁片《甲方乙方》问世以来,冯小刚导演的一系列冯氏贺岁片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导航,创建一个电影的票房奇迹,给一直走在底部的中国电影市场注入了新鲜的元素。第一部贺岁片的成功,使冯小刚尝到了成功的滋味。随后,他还推出了《不见不散》、《没完没了》、《大腕》等影片这些贺岁片获得了很大的成绩,甚至可以和欧美大型影片相提并论。冯氏贺岁片已经成为一种大众文化的知名品牌和文化现象,它为传统节日增添了新的庆贺模式,也是中国电影业开始专注观众的需求,把电影的个性,主题的选择和电影的情节结合起来,形成新的电影类型。 冯小刚经常强调他是个市民导演,他的电影是为大众而拍的。尽管有些人对冯氏贺岁片有看法,但是冯小刚曾坦率地说过,他的电影是为大众拍的,不能为少数的影评人放弃大众的需求。可见冯小刚的电影深受大众文化的影响。冯氏贺岁片的大众化特质,不仅体现在对自己的身份定位上,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贺岁片不论是价值判断还是审美取向,都呈现出一种平民视角:从大众容易接受的常规叙事出发,对大众的日常生活和世俗百态进行简单而形象的描述,用一种幽默嘲弄的语调来戏谑普通市民生活中的小故事,最终却以营造美梦的方式满足了电影受众自我宣泄的需求。冯小刚深入发掘了电影的平民化的本质特征,寻求大众需求和电影市场之问的缝接,努力构建鲜明的本土特征并形成成熟的艺术品格。本文《大众文化语境下的冯小刚贺岁电影》首先介绍冯小刚贺岁电影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从整体上理清关于冯氏贺岁片研究的脉络。第二章介绍冯小刚贺岁电影的美学基础。主要从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二元对立的消解,文化的再现与建构以及传统文化的延续与重构这三个方面阐述。对于第一个方面先分析精英文化的批判立场和平民主义的立场的对立,又阐述精英文化和大众文化的二分模式的消解。对于第二个方面,主要阐述大众文化的审美特质和审美趣味的诉求导向,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电影与弘扬民族文化和表现传统审美心理的关系。第三章重点阐释冯氏贺岁片的本土特征。先从大众文化的平民意识、身份和语言分析电影的平民意识,然后从西方的游戏理论分析电影的故事和情节游戏特质,最后从古典戏曲的叙事特质分析冯氏电影的团叙仪式。第四章,结合冯氏电影阐释其风格的变化以及对人文关怀和道德理念的坚守。 不管是时代发展造就了冯小刚贺岁片,还是冯氏贺岁片反映了时代的变化趋势。简而言之,这个时代需要冯小刚贺岁片,它构成了独特的电影景观。冯氏贺岁品牌的建立,为中国电影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的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安徽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J905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6条

1 郦苏元;在传统与现实之间构筑完美——夏衍《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 》的理论意义[J];当代电影;2000年06期

2 尹鸿;唐建英;;冯小刚电影与电影商业美学[J];当代电影;2006年06期

3 谭政,冯小刚;我是一个市民导演[J];电影艺术;2000年02期

4 陶东风;世俗化时代文艺的消遣娱乐性[J];文艺争鸣;1996年03期

5 王季思;;悲喜相乘——中国古典悲、喜剧的艺术特征和审美意蕴[J];戏剧艺术;1990年01期

6 杨传鑫;论文化及文学的全球化、民族性与多元化问题[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本文编号:26066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6066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76f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