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电影符号学视野下的《江湖儿女》

发布时间:2020-12-17 17:56
  作为一位具有突出写实风格的电影创作者,导演贾樟柯多将镜头对准城市边缘的底层社会群体,深度阐释了历史洪流中城市底层群体在新旧时代交替之际的生活现状以及文化焦虑,体现出强烈的人文关怀。文章从贾樟柯执导的影片《江湖儿女》入手,分析电影符号学在影片中的相关运用,包括电影符号中的时代特征、人物符号与形象塑造、女性文化情感符号。 

【文章来源】:艺术教育. 2020年09期

【文章页数】:4 页

【部分图文】:

电影符号学视野下的《江湖儿女》


3电影《江湖儿女》剧照

江湖,电影,海报,影片


整体而言,《江湖儿女》体现出导演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对人自我的生存状态、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社会的关系等多方面问题的深入思考。利用电影符号学的方法对这部影片进行分析,有助于更加客观、精准地理解关键性要素,从而更好地把握整部影片的内涵和外延。图2、3电影《江湖儿女》剧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江湖儿女》电影符号学分析[J]. 黎玉瑶.  美与时代(下). 2019(11)
[2]反思当代中国的现实主义题材电影——《江湖儿女》讨论会实录[J]. 王杰,雀宁,廖雨声,史晓林,卢幸妮,高琼,王真,高晓芳,董伟新.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19(01)



本文编号:29224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29224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0c2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