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叙事理论视野下的张艾嘉电影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19 23:03
来自宝岛台湾的导演张艾嘉有着多重的身份,她演而优则导,以演员的身份进入电影圈,又从幕前转到幕后。最早在1980年,她初执导演筒,拍摄了《旧梦不须记》这部电影,从此开启了她的电影创作之路。至今为止,她拍摄电影已经坚持了40多年,共执导了14部影片。张艾嘉是华语电影圈最值得关注的女性导演之一,与同时期其他女性导演相比,她的独特之处在于编导演三者合一的创作特色、以摄影机作笔展现独特个性,并始终以女性叙述者为女性发声,以重建女性的性别立场来抗衡男性的主流意识。张艾嘉不算是一位高产的导演,但她热衷于自编自导自演,创作出来的电影作品伴有浓烈的个人印记,表达的情感极其细腻浓郁,每部都是业界良心。本文主要运用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结合着张艾嘉具有代表性的电影作品,从故事层面和话语层面深入分析张艾嘉电影中独特的女性叙事,以期丰富张艾嘉电影的研究。本文一共分为三个章节:第一章首先概述了张艾嘉电影与女性主义叙事学之间的关系,接着详述女性主义叙事学理论,并介绍张艾嘉电影的女性叙事动因。第二章是以叙事主题为突破口,对张艾嘉电影中的爱情、亲情与友情的主题意蕴进行总结,阐述张艾嘉所关注的女性的情感世界与成长境遇,从故...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关于张艾嘉女性电影的研究
0.2.2 关于张艾嘉电影叙事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
1 张艾嘉电影与女性主义叙事学关系概说
1.1 关于女性主义叙事学
1.1.1 女性主义叙事学概念的界定
1.1.2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历程
1.2 张艾嘉电影的女性叙事动因
1.2.1 社会文化的语境
1.2.2 导演个人的阅历
2 叙事主题:关注女性的情感世界与成长境遇
2.1 爱情至上:悉力破解女性的情感困惑
2.1.1 陷入爱恋的女子
2.1.2 走进围城的妻子
2.1.3 同性情愫的暗流
2.2 亲情认知:家庭困境之下的自我和解
2.2.1 母女关系的重塑
2.2.2 父亲角色的缺席
2.2.3 兄妹情谊的弥合
2.3 友谊之光:彼此救赎与重生的姐妹花
2.3.1 砥砺相助的援手
2.3.2 谈笑之间的知交
2.3.3 历经考验的故旧
3 叙事话语:女性声音的多种表露
3.1 女性声音的三重建构
3.1.1 作者型叙述声音:建构女性的话语权威
3.1.2 个人型叙述声音:颠覆男性的凝视机制
3.1.3 集体型叙述声音:彰显女性的自我意识
3.2 女性声音的符号艺术
3.2.1 空间符号:聚焦都市女性
3.2.2 道具符号:隐喻女性心理
3.2.3 音乐符号:抒发女性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04182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目的和意义
0.2 文献综述
0.2.1 关于张艾嘉女性电影的研究
0.2.2 关于张艾嘉电影叙事的研究
0.3 研究方法
1 张艾嘉电影与女性主义叙事学关系概说
1.1 关于女性主义叙事学
1.1.1 女性主义叙事学概念的界定
1.1.2 女性主义叙事学的发展历程
1.2 张艾嘉电影的女性叙事动因
1.2.1 社会文化的语境
1.2.2 导演个人的阅历
2 叙事主题:关注女性的情感世界与成长境遇
2.1 爱情至上:悉力破解女性的情感困惑
2.1.1 陷入爱恋的女子
2.1.2 走进围城的妻子
2.1.3 同性情愫的暗流
2.2 亲情认知:家庭困境之下的自我和解
2.2.1 母女关系的重塑
2.2.2 父亲角色的缺席
2.2.3 兄妹情谊的弥合
2.3 友谊之光:彼此救赎与重生的姐妹花
2.3.1 砥砺相助的援手
2.3.2 谈笑之间的知交
2.3.3 历经考验的故旧
3 叙事话语:女性声音的多种表露
3.1 女性声音的三重建构
3.1.1 作者型叙述声音:建构女性的话语权威
3.1.2 个人型叙述声音:颠覆男性的凝视机制
3.1.3 集体型叙述声音:彰显女性的自我意识
3.2 女性声音的符号艺术
3.2.1 空间符号:聚焦都市女性
3.2.2 道具符号:隐喻女性心理
3.2.3 音乐符号:抒发女性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本文编号:3041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41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