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对文化共同体的影像建构
发布时间:2021-02-21 22:09
"一带一路"主题纪录片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可以视为借助影像语言弥合沿线国家文化冲突和话语分歧,建构文化认同的过程。借鉴有关文化认同研究的理论资源,本文将"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划分为生活共同体、传承型共同体和现代性共同体三个维度,提出纪录片需要从物质实践的符号阐释、文化记忆的动态书写和文化间性的话语路径三个层面入手,寻找并勾连起"一带一路"沿线人们共有的利益诉求、情感机制和价值内涵,并通过影像语言加以整合传播,在持续动态的话语实践中建构"一带一路"文化共同体。
【文章来源】:传媒.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活共同体:物质实践的符号表征
1.同一性的价值符号。
2.在地化的情感符号。
二、传承型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动态书写
1.用记忆唤醒认同。
2.用历史激活现实。
三、现代性共同体:文化间性的话语路径
1.跨越“交流的无奈”。
2.勾画“相交关节点”。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话语框架及其国家形象的建构[J]. 刘忠波,孙睿.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04)
[2]“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J]. 史安斌,盛阳. 新闻与写作. 2017(08)
[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一带一路”纪录片的理念创新与发展路径[J]. 李智. 当代电影. 2017(07)
[4]历史与现实的“离”与“合”——CCTV与NHK“丝路”系列纪录片的比较分析[J]. 邵雯艳. 中国电视. 2015(04)
[5]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国的软实力追求[J]. 赵月枝. 文化纵横. 2013(06)
本文编号:3044996
【文章来源】:传媒. 2020,(07)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生活共同体:物质实践的符号表征
1.同一性的价值符号。
2.在地化的情感符号。
二、传承型共同体:文化记忆的动态书写
1.用记忆唤醒认同。
2.用历史激活现实。
三、现代性共同体:文化间性的话语路径
1.跨越“交流的无奈”。
2.勾画“相交关节点”。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一带一路”题材纪录片的话语框架及其国家形象的建构[J]. 刘忠波,孙睿.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9(04)
[2]“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对外传播的创新路径[J]. 史安斌,盛阳. 新闻与写作. 2017(08)
[3]跨文化传播视域下“一带一路”纪录片的理念创新与发展路径[J]. 李智. 当代电影. 2017(07)
[4]历史与现实的“离”与“合”——CCTV与NHK“丝路”系列纪录片的比较分析[J]. 邵雯艳. 中国电视. 2015(04)
[5]国家形象塑造与中国的软实力追求[J]. 赵月枝. 文化纵横. 2013(06)
本文编号:304499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044996.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