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文本到影像中“闲笔”的桥接—是枝裕和导演手段研究
本文关键词:从文本到影像中“闲笔”的桥接—是枝裕和导演手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本文从文学中的闲笔元素的研究出发,将其作为一种导演手段,引入到电影语言当中。阐明其在文学表达中的作用,从而分析闲笔进入手段进入电影语言中所呈现的多样性,从电影的假定性,似真性,三维空间的探索,研究其跨媒介之间的转换方法,以及转换的可能性。并且从影语言学等角度,分析闲笔进入电影语言所承担的作用和效果。在研究中,则以日本著名导演是枝裕和的作品为例,分析其导演作品的特色,解析其独特的导演和编剧美学。以及他对于闲笔手段的运用。他在闲笔写人,闲笔调度空间,闲笔调整节奏等方面各有特色,逐一进行分析和探讨。最后,从中国电影行业的现状出发,分析电影艺术的探索中,闲笔所能提供的保持文化独特性的作用。并且在当代电影深入内心,走向生活的过程中,闲笔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闲笔 跨媒介 是枝裕和 导演手段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戏剧学院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11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英文摘要4-7
- 绪论7-10
- 第一节 综述7
- 第二节 文学中的闲笔7-10
- 第一章 电影幻觉似真与闲笔10-16
- 第一节 电影本体中的闲笔10-14
- 第二节 闲笔的存在形态14-16
- 第二章 电影的描述性法则与闲笔16-21
- 第一节 小世界与描述性法则16-18
- 第二节 转换与必然18-21
- 第三章 语言学中的闲笔元素21-22
- 第四章 是枝裕和与闲笔22-33
- 第一节 是枝裕和创作经历22
- 第二节 是枝裕和作品美学特征22-28
- 一 影片的社会性23-24
- 二 忠于自我的私表达24-25
- 三 作者电影25
- 四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存在状态25-26
- 五 善写时间的流动性26-28
- 第三节 是枝裕和闲笔的运动28-33
- 一 闲笔写人28-30
- 二 焦点错位的闲笔30-31
- 三 遮挡与视点的闲笔31-32
- 四 闲笔物件32-33
- 五 时间的延宕33
- 第五章 结尾33-35
- 附录135-37
- 参考文献37-39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创作实践39-40
- 致谢40-41
- 附件4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茜茜;;电影语言学研究综述[J];电影评介;2011年24期
2 艾·瑟希尔 ,邓烨 ,卞卜;电影语言辩析[J];世界电影;1988年01期
3 胡伟东;;追寻诗性的电影语言[J];电影文学;2004年03期
4 言志峰;;电影语言中的双关语[J];电影评介;2006年19期
5 韦星;;电影语言和文学语言[J];电影评介;2006年21期
6 田庆生;;电影语言与口语学习和教学[J];法国研究;2006年02期
7 冯学民;王珍;;试论电影语言与语境[J];电影文学;2007年12期
8 冯学民;胡桂红;;电影语言的情趣、韵趣和理趣[J];电影文学;2007年15期
9 马晓红;;积极修辞在电影语言中的运用[J];电影评介;2008年23期
10 蒋昕臻;;经典的当代读解——《去年在马里昂巴德》的电影语言浅析[J];电影文学;2008年0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于雁宾;一种特殊的电影语言[N];吉林日报;2009年
2 Martinn Scorsesee 译 蒋荟蓉 苗思雨 贺艳飞 奚玮玲 陈冬桦;电影语言恒久远[N];中国艺术报;2013年
3 王鸣飞;电影语言中的“倾诉”与“倾听”[N];中国电影报;2009年
4 吴月玲;《此生此爱》:爱人民子弟兵[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周焘;《归来》:简约文本中的温情回归[N];中国电影报;2014年
6 左芳;灵魂被尘封的滋味[N];文艺报;2000年
7 云飞扬;超越代际标识的锋芒[N];中国电影报;2012年
8 表江;在来来往往之间[N];中国文化报;2002年
9 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李洋;《前进青春》:贫民区的乡愁[N];光明日报;2014年
10 朱靖江;为信仰写真[N];中国民族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濯缨;论绘画元素与电影语言的共通点[D];四川大学;2007年
2 张兔林;电影语言符号意义生成方式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年
3 祁鸣;007电影追逐场景的电影语言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3年
4 蒋晓涵;电影语言符号特性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4年
5 辛鑫;色彩在电影语言中的应用研究[D];吉林艺术学院;2010年
6 刘旭;美国记录片《华氏911》中的会话涵义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7 马榕;官话与方言:电影语言背后的政治文化逻辑[D];西南大学;2013年
8 李湘;男性的镜城与女性的异化[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孙方宁;“静默”的美学[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10 钟文;从文本到影像中“闲笔”的桥接—是枝裕和导演手段研究[D];上海戏剧学院;2015年
本文关键词:从文本到影像中“闲笔”的桥接—是枝裕和导演手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879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187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