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他者”视域下的认知·破灭·重构——从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双子杀手》

发布时间:2021-08-28 09:31
  华人之光李安善于将东方文化与西方哲学融合,在东西文化差异中探讨父权专制与家庭伦理,兼具东方隐忍与西式奔放。其新作《双子杀手》讲述了杀手和自身克隆人的冲突与和解,通过120帧+4K+3D的技术革新实现场景营造的极致真实,技术和叙事之外凸显的仍是李安传统的情感表达和深层之思。本文将从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分析克隆人"小克"的心理变化,即身份认同——主体迷失——自我重构,对文本进行深层解读。 

【文章来源】:戏剧之家. 2020,(15)

【文章页数】:1 页

【文章目录】:
一、身份认同——基于“他者”的认知构建
二、主体迷失——认知颠覆后的“弑父”情结
三、自我重构——借助镜像完成“自我”的再定义
四、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他者视域下的自我认同幻象——以拉康“镜像理论”解读电影《塔洛》[J]. 王晓婷.  天水师范学院学报. 2017(06)
[2]拉康“镜像阶段”理论探析[J]. 王平原.  德州学院学报. 2017(05)



本文编号:33682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682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11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