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面向“美好”的生活美学范式——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电影为例
发布时间:2021-09-01 11:49
生活美学是世界哲学的重要转向之一。中国对生活美学的研究有两种常见范式:一是"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消费美学,在电影中可以"新都市电影"为代表,主张对城市生活的物质繁荣进行极端夸耀,显现出人们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向往;二是"为艺术而生活"的艺术化生活美学,它表现为对生活的一味美化,在城市电影中以"治愈系"为代表。这两种生活美学范式都存在着理论与审美感受上的缺失。而以第六代导演为起点的第三种生活美学范式在表现生活本身的复杂性与丰富性的基础上,可以引导人们更为深入地思考生活的意义,不妨称之为"回到生活本真态"的存在论生活美学。这种生活美学以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美学为基础,以对生活本真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揭示了"美好生活"的内在意蕴:以真为美,以善为好,强调情感兴发之后的沟通与关联。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消费美学
二、“为艺术而生活”的艺术化生活美学
三、第三种生活美学范式的可能性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J]. 王德胜,李雷.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1)
[2]“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 刘悦笛. 艺术评论. 2011(04)
[3]革命年代的心化美学——简论中国现代美学Ⅰ及其传统渊源[J]. 王一川. 江海学刊. 2011(02)
[4]物化年代的兴辞美学——生活论与中国现代美学Ⅱ[J]. 王一川. 文艺争鸣. 2011(01)
[5]中国现代Ⅰ文学与现代Ⅱ文学的断连带[J]. 王一川. 文艺研究. 2008(04)
[6]“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J]. 艾秀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02)
[7]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J]. 赵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8]中国诗学现代2刍议——再谈中国现代性诗学[J].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9]三十年代“软性电影论”检视[J]. 石恢. 南京社会科学. 1999(02)
本文编号:3376927
【文章来源】:中国文艺评论. 2020,(01)CSSCI
【文章页数】:8 页
【文章目录】:
一、“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消费美学
二、“为艺术而生活”的艺术化生活美学
三、第三种生活美学范式的可能性框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日常生活审美化”在中国[J]. 王德胜,李雷. 文艺理论研究. 2012(01)
[2]“生活美学”:是什么与不是什么?[J]. 刘悦笛. 艺术评论. 2011(04)
[3]革命年代的心化美学——简论中国现代美学Ⅰ及其传统渊源[J]. 王一川. 江海学刊. 2011(02)
[4]物化年代的兴辞美学——生活论与中国现代美学Ⅱ[J]. 王一川. 文艺争鸣. 2011(01)
[5]中国现代Ⅰ文学与现代Ⅱ文学的断连带[J]. 王一川. 文艺研究. 2008(04)
[6]“日常生活审美化”争论述评[J]. 艾秀梅.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06(02)
[7]关于文化研究的历史考察及其反思[J]. 赵勇.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2)
[8]中国诗学现代2刍议——再谈中国现代性诗学[J]. 王一川.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3)
[9]三十年代“软性电影论”检视[J]. 石恢. 南京社会科学. 1999(02)
本文编号:337692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3769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