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中国儿童电影中的成长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8 13:32
儿童电影作为中国电影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以体现儿童成长作为影片主题。成长叙事表现成长者经历挫折后精神世界的成长,因此,儿童电影运用成长叙事的方式和手段,能够更好的体现出儿童影片的成长主题。本文试图从成长叙事的角度,对近年来中国儿童电影进行梳理,并结合毕业作品《玉米地》,总结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在内容与形式等方面,指出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不足与应对策略,呼吁人们关注儿童成长。本文共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对“儿童电影”和“成长叙事”概念进行界定,指出儿童电影和成长叙事的发展以及儿童电影和成长叙事之间的联系。第二部分分析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题材选取与儿童形象塑造。首先指出以情感为主的题材在成长叙事中的体现,包括社会关爱题材,亲情题材,友情和“爱情”题材;其次,本文选择的儿童人物形象以坚韧的“砺”志者,回归的叛逆者和执着的追寻者为主,通过动作、语言,事件等方面塑造生动形象的人物;再次,结合作品《玉米地》分析亲情题材和“砺”志者的人物形象在成长叙事中的体现。第三部分主要是对情节建置和视角选取进行阐述。情节建置主要采用简单而含蓄的方式呈现儿童在面临困难,解决困难中的变化,自然的从情节一走向情...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儿童电影与成长叙事概念界定
一、儿童电影界定
二、成长叙事界定
三、儿童电影与成长叙事的关联
第二节 近年来中国儿童影片的概况
一、近年来中国儿童影片发展概述
二、作为研究案例的华表奖优秀儿童影片
第二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题材选取与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立足内心的情感题材选取
一、“教”与“善”
二、亲与情
三、友与“爱”
第二节 重塑自我的儿童形象塑造
一、坚韧的“砺”志者
二、回归的叛逆者
三、执着的追寻者
第三节 《玉米地》的题材选取及儿童形象塑造
一、作品《玉米地》题材选取
二、作品《玉米地》的儿童形象塑造
第三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情节建置与视角选取
第一节 冲突与融合的戏剧化情节模式
一、从对抗到和解
二、从“仇视”到友好
三、从迷茫到醒悟
第二节 体验与审视的视角选取
一、儿童视角:体验与认知
二、成人视角:反思与审视
第三节 《玉米地》的叙事情节建置和叙事视角选取
一、作品《玉米地》的叙事情节建置
二、作品《玉米地》的视角选取
第四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视听语言建构
第一节 影像视觉的处理
一、道具的符号化隐喻儿童成长
二、镜头的技术性处理揭露成长心理变化
三、构图的艺术性设计表现关系融合
第二节 声音的运用
一、独白表达人物心声
二、对白呈现性格特征
三、主题曲凸显情感升华
第三节 《玉米地》的视听语言建构
一、《玉米地》的视觉处理
二、《玉米地》的声音运用
第五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不足与应对措施
第一节 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症候
一、成长模式程式化
二、儿童形象成人化
三、电影艺术化处理的欠缺
第二节 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不足的发展策略
一、推进多种成长模式的发展
二、还原儿童本真的“游戏”天性
三、丰富视听语言的艺术化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饥饿的“成长”——从叙事学角度解析《饥饿的女儿》的“成长”叙事[J]. 王静.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2]反成长的成长悲剧——以苏童的《舒家兄弟》为例[J]. 唐越. 新文学评论. 2018(04)
[3]《我和我的伙伴》:儿童电影创作传统的回归[J]. 罗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18(24)
[4]革命·爱情·成长——陪都电影女性叙事的三种模式[J]. 董广.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类型坚守与艺术汇流——新世纪前台湾儿童电影创作历史与美学嬗变[J]. 韩佳政,刘焱. 电影文学. 2018(16)
[6]我国儿童电影审美角度的表现与应用[J]. 刘倩,张郑波. 中国民族博览. 2018(07)
[7]论央珍《无性别的神》中的成长叙事[J]. 梁小娟. 阿来研究. 2018(01)
[8]居住拥挤视角下早期中国电影的儿童形象[J]. 原文泰. 电影文学. 2018(12)
[9]《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成长叙事主题探究[J]. 洪惠玲. 黑河学院学报. 2018(02)
[10]儿童电影研究的受众视角初探[J]. 金则霜. 传媒观察. 2017(08)
博士论文
[1]“主体生成”及其现代性想象[D]. 郭彩侠.上海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21世纪中国儿童电影中的女孩形象研究[D]. 于晓曙.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儿童形象研究[D]. 马红娟.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儿童电影的审美特征及美育价值研究[D]. 石明璐.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研究[D]. 曲树伟.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儿童电影的传播障碍分析[D]. 陈馨博.山东师范大学 2016
[6]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叙事文学追寻母题探析[D]. 周玉晶.曲阜师范大学 2016
[7]新中国儿童幻想电影研究[D]. 张天龙.河北大学 2015
[8]“80后”小说成长叙事研究[D]. 郭静.集美大学 2015
[9]中外儿童电影比较[D]. 金洋帆.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青春电影中边缘青年形象研究[D]. 李琴.湖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4262
【文章来源】:曲阜师范大学山东省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节 儿童电影与成长叙事概念界定
一、儿童电影界定
二、成长叙事界定
三、儿童电影与成长叙事的关联
第二节 近年来中国儿童影片的概况
一、近年来中国儿童影片发展概述
二、作为研究案例的华表奖优秀儿童影片
第二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题材选取与人物形象塑造
第一节 立足内心的情感题材选取
一、“教”与“善”
二、亲与情
三、友与“爱”
第二节 重塑自我的儿童形象塑造
一、坚韧的“砺”志者
二、回归的叛逆者
三、执着的追寻者
第三节 《玉米地》的题材选取及儿童形象塑造
一、作品《玉米地》题材选取
二、作品《玉米地》的儿童形象塑造
第三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情节建置与视角选取
第一节 冲突与融合的戏剧化情节模式
一、从对抗到和解
二、从“仇视”到友好
三、从迷茫到醒悟
第二节 体验与审视的视角选取
一、儿童视角:体验与认知
二、成人视角:反思与审视
第三节 《玉米地》的叙事情节建置和叙事视角选取
一、作品《玉米地》的叙事情节建置
二、作品《玉米地》的视角选取
第四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视听语言建构
第一节 影像视觉的处理
一、道具的符号化隐喻儿童成长
二、镜头的技术性处理揭露成长心理变化
三、构图的艺术性设计表现关系融合
第二节 声音的运用
一、独白表达人物心声
二、对白呈现性格特征
三、主题曲凸显情感升华
第三节 《玉米地》的视听语言建构
一、《玉米地》的视觉处理
二、《玉米地》的声音运用
第五章 中国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不足与应对措施
第一节 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的症候
一、成长模式程式化
二、儿童形象成人化
三、电影艺术化处理的欠缺
第二节 儿童电影中成长叙事不足的发展策略
一、推进多种成长模式的发展
二、还原儿童本真的“游戏”天性
三、丰富视听语言的艺术化处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饥饿的“成长”——从叙事学角度解析《饥饿的女儿》的“成长”叙事[J]. 王静.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9(01)
[2]反成长的成长悲剧——以苏童的《舒家兄弟》为例[J]. 唐越. 新文学评论. 2018(04)
[3]《我和我的伙伴》:儿童电影创作传统的回归[J]. 罗辉. 新闻研究导刊. 2018(24)
[4]革命·爱情·成长——陪都电影女性叙事的三种模式[J]. 董广. 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4)
[5]类型坚守与艺术汇流——新世纪前台湾儿童电影创作历史与美学嬗变[J]. 韩佳政,刘焱. 电影文学. 2018(16)
[6]我国儿童电影审美角度的表现与应用[J]. 刘倩,张郑波. 中国民族博览. 2018(07)
[7]论央珍《无性别的神》中的成长叙事[J]. 梁小娟. 阿来研究. 2018(01)
[8]居住拥挤视角下早期中国电影的儿童形象[J]. 原文泰. 电影文学. 2018(12)
[9]《麦田里的守望者》中成长叙事主题探究[J]. 洪惠玲. 黑河学院学报. 2018(02)
[10]儿童电影研究的受众视角初探[J]. 金则霜. 传媒观察. 2017(08)
博士论文
[1]“主体生成”及其现代性想象[D]. 郭彩侠.上海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21世纪中国儿童电影中的女孩形象研究[D]. 于晓曙.上海师范大学 2018
[2]中国当代儿童电影的儿童形象研究[D]. 马红娟.山东师范大学 2017
[3]中国儿童电影的审美特征及美育价值研究[D]. 石明璐.东北师范大学 2017
[4]新世纪以来中国儿童电影研究[D]. 曲树伟.南京师范大学 2017
[5]儿童电影的传播障碍分析[D]. 陈馨博.山东师范大学 2016
[6]20世纪美国现代主义叙事文学追寻母题探析[D]. 周玉晶.曲阜师范大学 2016
[7]新中国儿童幻想电影研究[D]. 张天龙.河北大学 2015
[8]“80后”小说成长叙事研究[D]. 郭静.集美大学 2015
[9]中外儿童电影比较[D]. 金洋帆.西北师范大学 2013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大陆青春电影中边缘青年形象研究[D]. 李琴.湖南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242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24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