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影创作“人民性”问题探析
发布时间:2021-10-25 15:59
从新时期到新时代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在商业化大潮的冲击下,中国部分影视作品为了迎合市场经济开始呈现弱化电影创作“人民性”倾向,使电影逐渐失去其美育和社会教化功能。在改革开放四十年的历史节点上,重新梳理“人民性”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总结中国电影创作的“人民性”特质,坚持电影创作中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有助于中国电影更好的进行自我反思与批判,以面对新形势下的新机遇与新挑战。进一步探究当代中国电影的艺术审美与艺术创造问题,需要深入思考在“人民性”视野下当代中国电影审美风尚的变迁、类型风格的嬗变以及当代导演价值取向的调整。同时总结延安文艺精神的历史价值与当代价值。探讨“新时代”电影创作面临的新挑战与新启蒙,推陈出新用民族化的独特审美风格表达电影的“人民性”价值。使中国电影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更强大的精神动力。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1.1 新时代文艺精神与电影文艺思潮
1.1.2 文艺“人民性”与中国民本思想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人民性”概念的演化
1.2.2 值得开拓的新问题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当代电影创作“人民性”的宏观辨证论
2.1 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电影
2.1.1 当代中国电影的两个参照系:“本土”与“世界”
2.1.2 “人民性”的国外演变及世界价值
2.1.3 “人民性”的“中国化”嬗变及本土价值
2.2 当代中国电影的“人民性”特质与时代语境
2.2.1 当代中国电影中“人民性”特质的具体呈现
2.2.2 “人民性”的两个语境“全球化”与“互联网化”
2.2.3 “人民性”对电影文艺的反思与批判
第3章 对当代电影创作“人民性”思想的审美流变论
3.1 “人民性”视野下当代中国电影审美风尚的变迁
3.1.1 “人民性”内涵指导下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的探索
3.1.2 “人民性”视野下第五代导演民族化审美风格的呈现
3.1.3 新生代导演的“新写实”美学
3.2 “人民性”视野下当代中国电影类型风格的嬗变
3.2.1 改革初期:类型电影的起步阶段与“人民性”复归
3.2.2 世纪转折期:类型片的本土娱乐化转型和“人民性”消解
3.2.3 “人民性”思想与中国类型电影的多元化
3.2.4 走向新时代的中国主流大片
3.3 “人民性”视野下当代导演价值取向的调整
3.3.1 第四代导演人文价值取向的回归
3.3.2 第五代导演艺术价值取向的探索
3.3.3 第六代导演反主流的价值取向表达
3.3.4 新时代导演由娱乐化价值取向转变为主流价值的回归
第4章 当代电影创作“人民性”思想的历史价值论
4.1 延安文艺精神的当代性
4.1.1 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和构建核心价值观之本
4.1.2 当代价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引领新时代文艺创作导向
4.2 “新时代”文艺的新挑战与新启蒙
4.2.1 “新时代”电影文艺创作的新挑战
4.2.2 “新时代”电影文艺创作的新启蒙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新思路[J]. 饶曙光.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4)
[2]建构大众电影的叙事范式——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电影类型演变[J]. 尹鸿,梁君健. 当代电影. 2018(07)
[3]散点透视 重点突进——2017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报告[J]. 李建强.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关乎人文 化成天下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电影[J]. 尹鸿.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8(02)
[5]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工业美学”:阐释与建构[J]. 陈旭光.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1)
[6]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J]. 张三元,孙虹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8(01)
[7]新时代 新力量 新美学——当下“新力量”导演群体及其“工业美学”建构[J]. 陈旭光. 当代电影. 2018(01)
[8]“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研究[J]. 范玉刚. 文学评论. 2017(04)
[9]延安文艺传统与当代文艺精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七十五周年暨《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周年高层论坛综述[J]. 任杰. 人文杂志. 2017(06)
[10]论“人民性”文艺创作与批评的学理基础[J]. 喻琴,范懿.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5)
博士论文
[1]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 张江彩.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7733
【文章来源】:南昌大学江西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的价值与意义
1.1.1 新时代文艺精神与电影文艺思潮
1.1.2 文艺“人民性”与中国民本思想
1.2 选题的研究现状
1.2.1 “人民性”概念的演化
1.2.2 值得开拓的新问题
1.3 选题的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当代电影创作“人民性”的宏观辨证论
2.1 世界文化格局中的中国电影
2.1.1 当代中国电影的两个参照系:“本土”与“世界”
2.1.2 “人民性”的国外演变及世界价值
2.1.3 “人民性”的“中国化”嬗变及本土价值
2.2 当代中国电影的“人民性”特质与时代语境
2.2.1 当代中国电影中“人民性”特质的具体呈现
2.2.2 “人民性”的两个语境“全球化”与“互联网化”
2.2.3 “人民性”对电影文艺的反思与批判
第3章 对当代电影创作“人民性”思想的审美流变论
3.1 “人民性”视野下当代中国电影审美风尚的变迁
3.1.1 “人民性”内涵指导下第四代导演纪实美学的探索
3.1.2 “人民性”视野下第五代导演民族化审美风格的呈现
3.1.3 新生代导演的“新写实”美学
3.2 “人民性”视野下当代中国电影类型风格的嬗变
3.2.1 改革初期:类型电影的起步阶段与“人民性”复归
3.2.2 世纪转折期:类型片的本土娱乐化转型和“人民性”消解
3.2.3 “人民性”思想与中国类型电影的多元化
3.2.4 走向新时代的中国主流大片
3.3 “人民性”视野下当代导演价值取向的调整
3.3.1 第四代导演人文价值取向的回归
3.3.2 第五代导演艺术价值取向的探索
3.3.3 第六代导演反主流的价值取向表达
3.3.4 新时代导演由娱乐化价值取向转变为主流价值的回归
第4章 当代电影创作“人民性”思想的历史价值论
4.1 延安文艺精神的当代性
4.1.1 历史价值:中华民族精神之魂和构建核心价值观之本
4.1.2 当代价值: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引领新时代文艺创作导向
4.2 “新时代”文艺的新挑战与新启蒙
4.2.1 “新时代”电影文艺创作的新挑战
4.2.2 “新时代”电影文艺创作的新启蒙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新时代中国电影发展新思路[J]. 饶曙光.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4)
[2]建构大众电影的叙事范式——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电影类型演变[J]. 尹鸿,梁君健. 当代电影. 2018(07)
[3]散点透视 重点突进——2017年中国电影理论批评报告[J]. 李建强.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2)
[4]关乎人文 化成天下 改革开放40年的中国电影[J]. 尹鸿. 北京电影学院学报. 2018(02)
[5]新时代中国电影的“工业美学”:阐释与建构[J]. 陈旭光. 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18(01)
[6]论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J]. 张三元,孙虹玉.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 2018(01)
[7]新时代 新力量 新美学——当下“新力量”导演群体及其“工业美学”建构[J]. 陈旭光. 当代电影. 2018(01)
[8]“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习近平文艺思想的人民性研究[J]. 范玉刚. 文学评论. 2017(04)
[9]延安文艺传统与当代文艺精神——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七十五周年暨《人文杂志》创刊六十周年高层论坛综述[J]. 任杰. 人文杂志. 2017(06)
[10]论“人民性”文艺创作与批评的学理基础[J]. 喻琴,范懿. 江西社会科学. 2016(05)
博士论文
[1]好莱坞电影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D]. 张江彩.陕西师范大学 2012
本文编号:34577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4577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