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文化翻拍与本土化重构——《误杀》中的叙事策略与视觉符码
发布时间:2021-12-12 11:05
作为本土电影跨国翻拍的成功案例,《误杀》能在国内电影市场得到认可,离不开原有文本扎实的基础,但更为重要的是如何对文本进行二次创作以适应我们本土观众的审美需求。该片融入了本土化的元素,使其更加贴近国内的社会热点议题和伦理道德规范。与此同时,电影对于故事进行了本土化或在地化的改编与重塑,特别在社会普适性、人物形象塑造、类型视觉符码等方面,打破了原有文本的惯例系统。
【文章来源】:电影文学. 2020,(1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跨文化翻拍中的社会普适性
二、人物形象改编与本土家庭伦理观念
三、类型电影中视觉符码的本土化重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型电影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折射现实[J]. 钟大丰. 当代电影. 2020(01)
[2]管窥南亚电影叙事模式中的“印度性”——以犯罪类型片《误杀瞒天记》《韦尔娜》《镜子》为例[J]. 屠玥. 当代电影. 2019(02)
[3]电影符号学视阈中“羊”符号的运用研究——以影片《暴裂无声》为例[J]. 杨艺. 传播与版权. 2018(09)
[4]“替罪羊”原本充满“神圣”内涵[J]. 晚综. 晚晴. 2015(03)
[5]羊年溯源羊文化[J]. 李志启. 中国工程咨询. 2015(02)
[6]从“普适价值”到“普世价值”[J]. 何光沪.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1)
[7]集体无意识——原型——神话母题——容格的分析心理学与神话原型批评[J]. 胡苏晓. 文学评论. 1989(01)
本文编号:3536562
【文章来源】:电影文学. 2020,(14)北大核心
【文章页数】:4 页
【文章目录】:
一、跨文化翻拍中的社会普适性
二、人物形象改编与本土家庭伦理观念
三、类型电影中视觉符码的本土化重构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类型电影以自己的独特方式折射现实[J]. 钟大丰. 当代电影. 2020(01)
[2]管窥南亚电影叙事模式中的“印度性”——以犯罪类型片《误杀瞒天记》《韦尔娜》《镜子》为例[J]. 屠玥. 当代电影. 2019(02)
[3]电影符号学视阈中“羊”符号的运用研究——以影片《暴裂无声》为例[J]. 杨艺. 传播与版权. 2018(09)
[4]“替罪羊”原本充满“神圣”内涵[J]. 晚综. 晚晴. 2015(03)
[5]羊年溯源羊文化[J]. 李志启. 中国工程咨询. 2015(02)
[6]从“普适价值”到“普世价值”[J]. 何光沪. 中国政法大学学报. 2009(01)
[7]集体无意识——原型——神话母题——容格的分析心理学与神话原型批评[J]. 胡苏晓. 文学评论. 1989(01)
本文编号:35365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5365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