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作为电影导演的穆时英

发布时间:2022-10-20 17:12
  穆时英是中国"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也是重要的电影理论家、批评家。与历来对其理论、批评话语的重视相比,关于其电影创作、导演方面成就的探讨,却是研究空白。本文利用新发掘的大量原始文献资料,考察其创作《中国万岁》《十五义士》两部电影剧本、自编自导《夜明珠》的重要史迹,并探究其导演生涯如何发端、终结,乃至其导演实践与理论、批评话语之间的互涉关系。本文指出,穆时英在电影界短暂、曲折但可圈可点的职业生涯与影艺探索,既是重写中国电影史不可或缺的章节,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象征性,值得深入研讨。 

【文章页数】:7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穆时英研究三题[J]. 王贺.  汉语言文学研究. 2018(04)
[2]穆时英《montage论》对格里菲斯蒙太奇理论的接受与创新[J]. 康鑫,郭智超.  电影评介. 2018(14)
[3]现代电影观念的启蒙——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对蒙太奇理论的译介与探索[J]. 贾斌武.  文艺研究. 2018(03)
[4]重审“软性电影”论争的缘起[J]. 王贺.  现代中文学刊. 2018(01)
[5]“视觉审美批评”与现代中国电影艺术批评之建立[J]. 薛峰.  当代电影. 2011(06)
[6]现代电影理论的建构——重新评价“新感觉派”电影论的理论遗产[J]. 陈犀禾,金舒莺.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2)



本文编号:36949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6949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3c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