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响、影响与历史回响——苏联电影《生路》在中国
发布时间:2022-12-05 23:25
作为中苏复交后在华公映的第一部苏联电影,《生路》在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反响。这其中既有电影艺术自身的原因,但更多的却是各种电影之外的因素。作为一面"我们的镜子",《生路》给中国电影界提供了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许多中国电影艺术家开始以此来反思自身的电影创作,并在题材、艺术技巧和电影观念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作为左翼电影的重要一环,《生路》日后更是产生了持久的历史回响。随着苏联在中国的影响力不断跃升,《生路》中那种塑造群众主体的影像机制、"新人"的想象以及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也开始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中国银幕上。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电影观念的启蒙——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对蒙太奇理论的译介与探索[J]. 贾斌武. 文艺研究. 2018(03)
[2]叙述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J]. 孙绍谊. 当代电影. 2005(06)
[3]往事不已 后有来者——散记“左联”的旗帜下进步电影的飞躍[J]. 司徒慧敏. 电影艺术. 1980(06)
[4]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J]. 钟敬之. 中国电影. 1957(Z1)
本文编号:3710568
【文章页数】:12 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电影观念的启蒙——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影坛对蒙太奇理论的译介与探索[J]. 贾斌武. 文艺研究. 2018(03)
[2]叙述的政治:左翼电影与好莱坞的上海想象[J]. 孙绍谊. 当代电影. 2005(06)
[3]往事不已 后有来者——散记“左联”的旗帜下进步电影的飞躍[J]. 司徒慧敏. 电影艺术. 1980(06)
[4]我们获得了宝贵的经验[J]. 钟敬之. 中国电影. 1957(Z1)
本文编号:37105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105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