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符号与时代命运、个体情感的共振——电影《八月》声音叙事探析
发布时间:2023-02-14 20:58
影片《八月》以音响色调与文化记忆的缀合,对1990年代国企改革时的社会震荡和文化转轨进行了符号喻示;而无源音乐与个体情绪的互引,则触发了观众对工业文化的情感认同,指认了创作者有意识克制自我(创作)情感的内隐叙事形式。同时,影片还以有源音乐、人声与时代命运的无意识指涉,进一步表征了"国退民进"语境下社会集体的复杂情绪。该片多元、具体、富于文化内涵的声音符号,不仅在书写变革时代的文化社会学意义时给观影者带去了沉浸式的听觉体验,而且还为中国电影如何建立声音与影像有效互动的叙事机制提供了重要样本。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音响色调与文化记忆的缀合
(一)影像环境音变化:文化转轨的指涉
(二)复调影像环境音更迭:社会变革的喻示
二无声源音乐与个体情绪的互引
(一)零听觉聚焦:观众的情感认同
(二)原生内听觉聚焦:创作者的情感克制
三有声源音乐、人声与时代情感的指涉
(一)以“母亲”与“故土”意象为主的有声源音乐:无奈与迷茫
(二)集体主义交响曲与正谕话语:怀旧与迷恋
本文编号:374301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音响色调与文化记忆的缀合
(一)影像环境音变化:文化转轨的指涉
(二)复调影像环境音更迭:社会变革的喻示
二无声源音乐与个体情绪的互引
(一)零听觉聚焦:观众的情感认同
(二)原生内听觉聚焦:创作者的情感克制
三有声源音乐、人声与时代情感的指涉
(一)以“母亲”与“故土”意象为主的有声源音乐:无奈与迷茫
(二)集体主义交响曲与正谕话语:怀旧与迷恋
本文编号:37430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7430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