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青春影片中角色形象的塑造
发布时间:2024-02-03 01:26
校园是所有学子共同的记忆,青春是每个成年人必经的洗礼。自2013年,由赵薇执导的《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收获不俗的票房后,校园青春电影陆续为我们展现了不同时代的青年群像。网络时代的到来更丰富了银幕上年轻的身影。他们之中有破茧重生的抗争者,深受重创的失败者,认定现实的早熟“成年人”,也有拒绝成长的“孩子”。此类影片中重复出现代表着青春和校园的符号,但并非简单地堆砌。叙述的方式、视角的切入也与角色息息相关。形象的塑造充斥着画面里的每一个细节。本文从多个角度分析了校园青春影片中角色形象的塑造。探讨了叙事方式、视角切入点与角色的关系,以及场景、服装、化妆、道具的选择对角色的影响。并将这些塑造形象的方式在校园青春类短片《双程》中实践,在论文中也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校园青春类影片中角色的概述
第二章 人物形象和符号
第一节 校园青春类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一 破茧重生的抗争者
二 深受重创的青年
三 早熟的同龄人
四 拒绝成长的小孩
第二节 校园青春类影片中的符号
一 高考
二 校服
三 留学
四 新闻事件
五 怀旧歌曲
第三章 校园青春类影片的人物塑造分析
第一节 故事的切入视角
第二节 叙事的空间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符号
一 服装和妆发
二 场景的设置
三 角色动作的设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93474
【文章页数】:2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校园青春类影片中角色的概述
第二章 人物形象和符号
第一节 校园青春类影片中的人物形象
一 破茧重生的抗争者
二 深受重创的青年
三 早熟的同龄人
四 拒绝成长的小孩
第二节 校园青春类影片中的符号
一 高考
二 校服
三 留学
四 新闻事件
五 怀旧歌曲
第三章 校园青春类影片的人物塑造分析
第一节 故事的切入视角
第二节 叙事的空间
第三节 人物形象的符号
一 服装和妆发
二 场景的设置
三 角色动作的设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8934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38934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