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拍片中“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反思
本文关键词:合拍片中“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中外合拍片之间的文化冲突,从根本上讲是在"自我"与"他者"这种主客体间不得不碰撞时,逐渐突破自我的视角中心进行文化再创作。对于中外合拍片,"自我"和"他者"之间的文化冲突是创作中遇到的主要矛盾,化解这种冲突的关键就在于如何将"自我"与"他者"的文化特性进行融合,摒除两方对立的关系,在平等沟通、互相尊重的前提下,实现和平共存。只有这样,中外合拍片才能真正兼两方之所长,才能创作出具有"普世价值"的优秀作品。
【作者单位】: 浙江农业商贸职业学院;
【关键词】: 合拍片 主体性 文化间性 和而不同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笔者认为,作为一种跨文化现象的中外合拍片,出现某些“不合拍”的现象,其核心原因在于东方与西方文化天然地互相排斥,简言之,就是“自我”与“他者”之间的文化冲突问题。从文化异质性的方面来看,合拍片的创作更需要两种异质文化的互相交融,如果我们能以更加宽容的情绪来看待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窦文章;;合作制片的契机与通路——合拍片主题论坛综述[J];电影新作;2008年05期
2 张恂;刘藩;;香港内地合拍片:合作入佳境 融合成主流[J];当代电影;2010年08期
3 罗卡;;从合拍片美学谈开去[J];当代电影;2010年11期
4 张元欢;;内地与香港合拍片投资证券化可行性探究[J];中国电影市场;2011年09期
5 陈历志;;内地与香港合拍片的现状问题与策略思考[J];科技风;2011年16期
6 杨柳;胡黎红;;中外合拍片文化“合拍”策略探讨[J];当代电影;2012年01期
7 张莹;;跨境合拍片中中国主体性地位的文化反思[J];当代电影;2012年01期
8 高红岩;;银都机构基于文化多样性的合拍片策略[J];当代电影;2012年05期
9 陈林侠;;中美合拍片:文化的“短兵相接”[J];社会观察;2012年10期
10 冯巍;;中美合拍片的产业博弈与文化弥散效应——从《敢死队2》、《环形使者》的“合拍”变“引进”谈起[J];当代电影;2013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燕;;改革开放30年:区域合作策略下的内地与香港合拍片(摘要)[A];求异与趋同——中国影视文化主体性追求与现代性建构: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二届年会暨第五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慧瑜;从《太极侠》看合拍片的文化实践[N];文艺报;2013年
2 林良敏;重视合拍片的英国电影业[N];中国电影报;2006年
3 本报记者 李霆钧;合拍片助推电影产业发展[N];中国电影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牛春梅;中欧电影人共话合拍片之路[N];北京日报;2011年
5 杨青;合拍片何时能“双赢”?[N];深圳商报;2011年
6 张恂;合拍片:从磨合到成熟[N];中国文化报;2012年
7 本报记者 周南焱;变味“合拍片”中国市场吸金[N];北京日报;2012年
8 何勇海;警惕“合拍片”成“贴拍片”[N];文学报;2012年
9 编译 如今;德国成为国际合拍片新宠[N];中国电影报;2012年
10 本报记者 李霆钧;合拍:品质提升 国别增加 合作延伸[N];中国电影报;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韩瑾;内地、香港合拍片发展现状及走向研究[D];兰州大学;2008年
2 何美;冲突 融合 共赢:新时期内地香港合拍片的历史与趋势[D];清华大学;2006年
3 张丽;香港与内地的古装合拍片研究(1979-2012)[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4 王正昱;CEPA电影2004-2008[D];西南大学;2009年
5 肖立娜;香港内地合拍片的商业美学嬗变(1979-2009)[D];河北大学;2010年
6 陆烨波;合拍片时代下好莱坞“中国特供片”研究[D];苏州大学;2015年
7 陈媛;CEPA前后内地与香港合拍片在内地传播的比较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3年
8 陈峰;CEPA十年香港内地合拍片的叙事空间建构[D];辽宁师范大学;2014年
9 翟莉滢;包容性共同体[D];四川师范大学;2015年
10 李琳;论CEPA协议对内地电影业的影响[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本文关键词:合拍片中“自我”与“他者”的文化反思,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104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5104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