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步入成年的温暖与伤痛——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

发布时间:2017-08-12 16:04

  本文关键词:步入成年的温暖与伤痛——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


  更多相关文章: 新世纪 中国电影 青年形象


【摘要】: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塑造具有多元化、个性化、生活化的总体特征,其基本类型大致可分为励志型、救赎型、毁灭型、困顿型等,然而在彰显其鲜明的审美诉求的同时,由于社会经济文化背景的影响,不可避免地出现了经典缺失、信仰缺失等问题。对其得失的考量是新世纪中国电影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单位】: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关键词】新世纪 中国电影 青年形象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新世纪以降,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快速发展与演进,中国电影也衍生出了更加恢弘、更加壮阔的疆域。其中,对于各类别、各阶层人物形象的深刻塑造以及典型表达,是成长中的中国电影呈现出的旗帜鲜明的文化诉求,一大批个性张扬、命运迥异的青年形象随之栩栩如生地萌生于银幕之上,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赵春霞;;浪漫与毁灭中的青春物语——新世纪青少年题材电影研究[J];电影评介;2012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骆平;;步入成年的温暖与伤痛——新世纪中国电影中的青年形象[J];当代电影;2016年12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帆;;小议都市青春电影中的标准语境[J];电影文学;2007年01期

2 陈旭光;“第六代”电影的青年文化性[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迎接新世纪中国工笔画展作品选登[J];美术大观;2000年08期

2 萧文;新世纪中国哲学的努力方向[J];当代法学;2001年09期

3 ;走向新世纪中国青年油画展作品[J];美术;1998年03期

4 金磊;科学文学:新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希望——浅论灾害文学的创立及发展思路[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0年04期

5 徐季良;赤诚之见——读《对新世纪中国宗教的一些思考》有感[J];法音;2003年02期

6 张颐武;;重新认知:“新世纪中国文学”的价值问题[J];探索与争鸣;2010年04期

7 王岳川;;金融危机与新世纪中国文化创新[J];教育文化论坛;2010年02期

8 王岳川;;新世纪中国为什么要发现东方[J];中国投资;2012年03期

9 袁阳;从乡企崛起看新世纪中国文化再生运动的价值主体与方向[J];中华文化论坛;1995年04期

10 郎绍君;;新世纪中国画的创造者[J];国画家;1998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伟华;;试论新世纪中国的南亚特使外交[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2 陈宪年;;走向综合、融通的新世纪中国美学(纲要)[A];中华美学学会第五届全国美学会议论文集[C];1999年

3 王玉明;;新世纪中国电影政府管制与社会转型[A];新世纪新十年:中国影视文化的形势、格局与趋势——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三届年会暨第六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实习记者 康婕;理论梳理探讨新世纪中国电影[N];中国电影报;2011年

2 姚文放;对新世纪中国文艺学的一次想象[N];中国教育报;2003年

3 北京师范大学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新世纪中国共产党的价值观[N];光明日报;2001年

4 梁枫;略谈新世纪我国文学创新的方向[N];文艺报;2007年

5 杨扬;文学批评与新世纪中国文学[N];解放日报;2014年

6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杨扬;新世纪中国文学的新变化[N];解放日报;2010年

7 ;新世纪中国文学的青春远航[N];文学报;2007年

8 戴雪梅 黄凯锋;积极应对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N];社会科学报;2000年

9 刘志山;新世纪中国“道德人”的行为尺度[N];深圳特区报;2006年

10 葛颖;新世纪中国电影不可忽视的两大现象[N];文汇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韩文淑;新世纪中国乡村叙事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胡尔西旦·阿尔肯;新世纪中国土耳其双边关系发展探析[D];新疆大学;2016年

2 孙一平;新世纪中国先锋戏剧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刘倩;新世纪中国婚恋小说叙事模式研究[D];青岛大学;2012年

4 马明辉;新世纪中国少数民族报刊研究(2001年—2007年)[D];中央民族大学;2007年

5 陈敏;新世纪中国文学公共领域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6 阎博;新世纪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演进中的美国因素探析[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6624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624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d3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