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大众文化视域下的“雷剧”现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12 22:34

  本文关键词:大众文化视域下的“雷剧”现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雷剧” 生产 接受 “于正剧” “抗日神剧”


【摘要】:从2008年至今,“雷剧”迅速霸占电视屏幕,收视率遥遥领先于其它类型的电视剧,成为电视剧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异端。所谓“雷剧”目前并没有一个严肃的定义,多是人们的口头用语和网络用语。“雷剧”涉及的题材非常广泛,包括历史、古装、偶像、言情、谍战、武侠、神话等等,其中尤以以《宫》系列为代表的“于正剧”,以《活佛济公》系列为代表的“简远信剧”,和以《抗日奇侠》、《边城汉子》为代表的“抗日神剧”这三种最为突出。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和不绝于耳的责骂声共同存在于“雷剧”身上,这种矛盾不仅反映出国产电视剧市场中存在的问题,还显示出大众审美的明显变化。因此,对“雷剧”进行客观科学的现象解读和价值评估就显得必要而迫切。首先,应该以客观的态度来直面“雷剧”现象,从“雷剧”产生的背景,“雷剧”的界定和“雷剧”所引发的潮流这三个方面,来对“雷剧”有一个初步而又全面的认识。然后,从“雷剧”生产主体和生产客体的变化,来了解“雷剧”是怎样制作出来的。其次,对“雷剧”不同层次的受众进行心理分析,解密收视率高的原因。最后,对“雷剧”的两个突出代表“于正剧”和“抗日神剧”进行文本解读,让读者对“雷剧”现象有一个更为直观、具体的理解。而对于“雷剧”现象所反映出的问题,要从相关行政部门的政策和电视剧自身这两个方面来提出要求,并加以改善。
【关键词】:“雷剧” 生产 接受 “于正剧” “抗日神剧”
【学位授予单位】:广西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0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1
  • 绪论11-20
  • 一、相关研究状况11-16
  • (一) 国外研究现状11-12
  • (二) 国内研究现状12-16
  • 二、研究存在的问题16-18
  • 三、选题目的及论文思路18-20
  • (一) 选题目的18
  • (二) 论文思路18-20
  • 第一章 “雷剧”现象面面观20-36
  • 第一节 “雷剧”现象产生的背景20-24
  • 一、大众文化语境20-22
  • 二、国产电视剧语境22-23
  • 三、文化政策语境23-24
  • 第二节 “雷剧”的界定24-30
  • 一、“雷剧”的定义24-26
  • 二、“雷剧”的类型特征26-28
  • (一) 题材:“大锅乱炖”27
  • (二) 人物:青春偶像27-28
  • (三) 背景:当下乱入28
  • 三、“雷剧”的分类28-30
  • (一) 古装“雷剧”28-29
  • (二) 抗战“雷剧”29-30
  • (三) 翻拍“雷剧”30
  • 第三节 “雷剧”热播引发的大众文化现象30-36
  • 一、“雷剧”引发的收视热潮31-33
  • (一) 荧屏高收视率和网络热话题性31-32
  • (二) 电视剧副产品风靡——网络游戏与商业产品32-33
  • 二、“雷剧”现象引发的争议浪潮33-36
  • (一) 抄袭与创新的辩论——琼瑶于正的官司之争33-34
  • (二) 收视与艺术的较量——“雷剧”正剧的“王者之争”34-36
  • 第二章 “雷剧”的生产36-46
  • 第一节 “雷剧”的生产主体36-39
  • 一、单个生产主体向多个生产主体转变36-37
  • 二.生产主体身份多样化;身兼数职37-38
  • 三、消费主体转为生产主体:能动的观众38-39
  • 第二节 “雷剧”的生产客体39-46
  • 一、现实社会40-41
  • (一) 套用真实的历史框架40
  • (二) 嵌入当前的社会状况40-41
  • 二、虚拟世界41-43
  • (一) 历史模糊地带的随意改写41-42
  • (二) 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的改编42-43
  • 三、“同质化”对象43-46
  • (一) 经典电视剧的复制翻拍43-44
  • (二) 热播电视剧的批量制作44-46
  • 第三章 “雷剧”的接受46-54
  • 第一节 “雷剧”受众的收视心理46-49
  • 一、个人娱乐消遣46-47
  • 二、获取知识信息47-49
  • 第二节 “雷剧”受众的审美心理49-54
  • 一、游戏精神,大众狂欢49-50
  • 二、白日梦体验,满足潜意识50-51
  • 三、随意代入,建立虚假认同51-54
  • 第四章 个案分析:以“于正剧”、“抗日神剧”为例进行文本解读54-75
  • 第一节 “于正剧”的审美建构和意义解构54-64
  • 一、“于正剧”的审美建构55-62
  • (一) “于正剧”构成的符号要素55-59
  • (二) “于正剧”的文本互文性59-62
  • 二、“于正剧”的意义解构62-64
  • (一) 男色审美的新格局62-63
  • (二) 女主男次的新关系63-64
  • 第二节 “抗日神剧”的异变之路64-75
  • 一、“抗日神剧”的生成发展64-69
  • (一) 精神源流:历史书写与民族情感65-67
  • (二) 消费可能:意识形态与消费文化67-69
  • 二、“抗日神剧”的消费问题69-75
  • (一) 扭曲历史真实70-72
  • (二) 忽视受众“主体性”72-75
  • 结语75-78
  • 参考文献78-85
  • 致谢85-87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8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孔文(山尧);;雷剧唱响雷州大地[J];广东艺术;2007年01期

2 容乾;;打开迈向雷剧春天的另一扇门[J];广东艺术;2007年01期

3 宋立民;陈靖;罗峗;;雷剧的生存现状及保护对策[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4 丁丹;;红土壤中一枝花——雷剧生存现状调查手记[J];广东艺术;2007年03期

5 潘冬珂;;浅析网络时代“雷剧”的大众娱乐功能[J];新闻世界;2010年02期

6 孙建华;黄婵娟;;漫谈粤西雷剧音乐[J];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7 秦伟;;粤西雷剧的艺术特点[J];艺术探索;2011年01期

8 冯伟;梁永利;;艺苑逢盛会 雷剧放光彩——雷州市第二届雷剧节侧记[J];广东艺术;1995年01期

9 含雨;;扎根民间努力创新——雷剧的启示[J];广东艺术;1995年03期

10 林奋;;雷剧《梅花庄》导演总体构思[J];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13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通讯员 丁智明;培养雷剧人才 传承雷州文化[N];湛江日报;2009年

2 记者 简珍;我市“雷剧库”启动[N];湛江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麦彩霞;传承雷剧火种的孩子们[N];湛江日报;2010年

4 金虎;雷剧雅俗之争[N];湛江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许亚群 卢毅然;雷剧:有市场也有瓶颈[N];中国文化报;2013年

6 周思明;“抗战雷剧”可以休矣[N];河北日报;2013年

7 记者 段菁菁 明星 岳文婷;“抗日雷剧”遭严查,,“大快人心”[N];新华每日电讯;2013年

8 池墨;“抗战雷剧”是对历史的扭曲[N];中国新闻出版报;2013年

9 通讯员 戴李春;活跃春节农村文化市场[N];湛江日报;2008年

10 特约通讯员 刘卫;徐闻振兴雷剧给文化强县破局[N];湛江日报;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哲;大众文化视域下的“雷剧”现象研究[D];广西大学;2016年

2 张继伟;雷剧的生存现状与发展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14年

3 李雪;雷剧唱段《飞桨齐划翻碧浪》演唱分析[D];南京艺术学院;2014年



本文编号:66403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66403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8d6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