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三峡好人》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论

发布时间:2017-09-15 14:08

  本文关键词:《三峡好人》批判现实主义艺术论


  更多相关文章: 《三峡好人》 贾樟柯 批判现实主义 艺术特征


【摘要】:贾樟柯电影以批判现实主义著称,改革开放、经济发展、文化转向等都是贾樟柯电影关注的方向,但其电影表现的核心永远是人——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思想转变,他从批判现实主义角度出发,将人的思想观念转变与社会的经济发展、文化转变结合来看,在电影创作实践中验证这种转变的内在关联。电影《三峡好人》延续了贾樟柯电影的批判现实主义视角,剧中的护士沈红与矿工韩三明的"舍弃"与"拿起",在真实与虚构之间探索着人性的维度。
【作者单位】: 黄河科技学院音乐学院;
【关键词】《三峡好人》 贾樟柯 批判现实主义 艺术特征
【分类号】:J905
【正文快照】: 第六代导演成长于改革开放的年代,推翻传统、容纳新知是时代赋予他们的集体共性。第六代导演对旧体制和旧观念的质疑,对新思想和新文化的兼容并包,都让这批导演的电影具有浓重的时代痕迹。他们的电影也在自我审视中完成,在观众的质疑中成长。贾樟柯是第六代导演的代表人物,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琴琳;;含蓄的文化 沉重的生活——简评《三峡好人》[J];电影文学;2007年15期

2 李稚田;;这个舞台上好人在哪里——评电影《三峡好人》[J];电影文学;2007年05期

3 贺闱;刘顺;;关于“故乡”的叙述——《三峡好人》解析之一[J];电影文学;2007年17期

4 刘斌;;在“结束”之后——从《三峡好人》到《图雅的婚事》[J];电影文学;2007年18期

5 贾樟柯;饶曙光;周涌;陈晓云;张丽宁;;《三峡好人》[J];当代电影;2007年02期

6 马季;;用心灵才能听到的民谣——电影《三峡好人》观后[J];商业文化;2007年03期

7 雷晓宇;;淡勃:再见,“三峡好人”[J];中国企业家;2007年07期

8 王一川;;异趣沟通与臻美心灵的养成——从影片《三峡好人》到美学[J];文艺争鸣;2007年09期

9 张伟兵;;变迁时代的命运轨迹与社会公正的表达 评电影《三峡好人》的本质与价值诉求[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10 庹旋;;在毁灭中遗忘,在遗忘中寻找——看《三峡好人》的背后[J];企业导报;2010年06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冯辰;《三峡好人》:一部关于失落与寻找的电影[N];中国电影报;2006年

2 本报记者 杨城;夸克网独家买断《三峡好人》网络版权[N];中国电影报;2006年

3 穆姆;影院不是“三峡好人”[N];中国文化报;2007年

4 本报记者 姚志峰;中国《三峡好人》喜擒“金狮”[N];中华新闻报;2006年

5 邱江波;《夜宴》《三峡好人》等8部新片展映[N];中国电影报;2007年

6 记者 彭德倩;14部阳光电影放到家门口[N];解放日报;2007年

7 白瀛;《三峡好人》:藏在摄影机里的“江湖”[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8 佐佐木;《三峡好人》如何PK《黄金甲》[N];中国电影报;2006年

9 白瀛;“金狮”评委,看到了中国人行动能力[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10 陈鹏;无极”余恶未消,“三峡”更显可贵[N];新华每日电讯;2006年



本文编号:85697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5697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03d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