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金庸作品改编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6 14:03

  本文关键词:金庸作品改编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庸作品 男性英雄形象 反面形象 女性形象


【摘要】:在传统的社会观念中,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塑造是按照符合传统文化思想规范的原则来进行的。而金庸先生在其武侠小说中的人物塑造上,以现代的文学主义精神对这种传统的模式进行了改造从而塑造了全新的武侠小说人物形象。古往今来,写武侠小说的作者数不胜数,而金庸先生的十四部经典武侠小说奠定了他在武侠小说界的文学泰斗地位。正因为如此,从上世纪中期到现在,金庸武侠小说被各大知名导演不断改编成电影电视剧,在数字化平台不断发达的今天,也是各种改编版本的电视剧作品的更新让金庸先生不断被各个年龄层的读者所熟知和热爱。因此本文着重通过几个比较重要的影视剧及文学理论,结合观众比较熟悉的经典改编的金庸武侠作品,来研究改编电视剧中的人物塑造。人物是每部作品的灵魂,是一部作品在任何一个时代流淌的新鲜血液。本文在熟读了金庸小说,熟知了金庸作品改编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的刻画手法和描写风格以后,通过著名的“悲剧理论”、道教的思想内涵、格雷马斯的“符号矩阵”、扁形人物和圆形人物塑造等理论来重点研究金庸作品改编电视剧中的男性英雄形象、反面英雄形象以及女性形象的研究。从而获得武侠电视剧中人物塑造的风格,为以后的类似研究获得更广阔的视野。
【关键词】:金庸作品 男性英雄形象 反面形象 女性形象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I561.074;J905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5
  • 一、研究背景8-9
  • 二、研究现状9-12
  • 三、研究目的与意义12-13
  •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13-15
  • 第一章 改编电视剧中的男性英雄形象15-30
  • 第一节 悲情英雄的人物宿命15-20
  • 一、“仁义”与“重情”的生命底色16-17
  • 二、天意安排,,造化弄人17-20
  • 第二节 道化的叛逆英雄20-23
  • 一、叛逆的个性抒发20-21
  • 二、反伦理的叛逆爱情21-23
  • 第三节 无名英雄的多重身份23-28
  • 一、多重身份的迷障24-26
  • 二、身份的真相与表象26-28
  • 本章小结28-30
  • 第二章 改编电视剧中的反面形象30-38
  • 第一节 传统反面人物形象的瓦解30-33
  • 一、传统反面人物形象塑造的诟病30-31
  • 二、反面人物形象塑造意识的重新确立31-33
  • 第二节 “扁”到“圆”的飞跃:成长中的反面形象33-38
  • 一、扁平人物圆形化33-35
  • 二、反面角色的悲情人生35-38
  • 本章小结38
  • 第三章 改编电视剧中的女性形象38-46
  • 第一节 逃离男性权威的桎梏38-41
  • 一、被禁锢的女性“话语权”38-39
  • 二、女性角色对男权的反叛39-41
  • 第二节 江湖中的纷繁爱情41-45
  • 一、花好月圆的爱情41-43
  • 二、凄凉悲惨的爱情43-45
  • 本章小结45-46
  • 结语46-47
  • 参考文献47-49
  • 致谢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爱华;关于金庸研究的思考[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2 陈淑媛;掀起历史的一角看金庸[J];浙江档案;2003年03期

3 朱寿桐;谈金庸研究的学术建构[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4 方伯荣;金庸论[J];嘉兴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5 流沙河;小挑金庸[J];文学自由谈;2004年01期

6 傅国涌;偶像的黄昏:从金庸到“金庸酒”——兼谈金庸与中国知识分子现代人格的难产[J];书屋;2004年02期

7 张云江;歪批金庸[J];文史天地;2004年02期

8 流沙河;小挑金庸[J];名作欣赏;2004年10期

9 赵子勤;;辉煌的大侠金庸[J];四川统一战线;2004年Z2期

10 王谦;;镀金大侠:金庸[J];出版广角;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温左琴;席扬;;论金庸的大陆“接受过程”[A];中国小说研究[C];2003年

2 金庸;;题词[A];茅盾研究(第七辑)[C];1999年

3 张超;刘同为;;“金庸武侠”探骊——从传统武学的角度审视金庸武侠作品的文化内涵[A];浙江省第十三届运动会体育科学论文报告会论文集[C];2006年

4 刘亚猛;;超越“不可逆转点”还是到达“拐点”?:汉语的现状及我们的对策(英文)[A];北京论坛(2007)文明的和谐与共同繁荣——人类文明的多元发展模式:“多元文明冲突与融合中语言的认同与流变”外国语分论坛论文或摘要集(上)[C];2007年

5 高小康;;侠与流氓[A];东方丛刊(2004年第2辑 总第四十八辑)[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田 万静波;金庸:要给韦小宝一点教训[N];南京日报;2004年

2 本报记者 万润龙 杭州日报记者周春燕;金庸:我感到很意外[N];文汇报;2000年

3 本报记者 舒晋瑜;网络金庸 拳打脚踢 唇枪舌剑[N];中华读书报;2002年

4 本报特派香港记者 窦丰昌邋邱瑞贤 杜安娜;金庸:回归后,港人怕老婆不怕政府[N];广州日报;2007年

5 亚琴;金庸:根据现实走最好的道路[N];发展导报;2004年

6 上海大学教授 顾骏;“金庸读博”对北大值不值[N];中国教育报;2013年

7 徐晋如;像读经一样读金庸[N];中华读书报;2013年

8 严家炎;金庸热: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N];北京日报;2001年

9 本报记者 徐涟;与金庸燕园“论剑”[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刘畅;解读金庸大话金庸[N];中国邮政报;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邱健恩;金庸小说叙事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2 陈淑贞;金庸武侠小说人物研究[D];苏州大学;2003年

3 杨伦;金庸的“江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4 马琳;性别文化视域中的张恨水与金庸比较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雨;中国大陆金庸研究述评[D];郑州大学;2009年

2 莫杨冰;报人金庸的社评建树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3 杨紫寒;从文字到影像的魅力流转[D];河北师范大学;2015年

4 闫华翔;金庸武侠电视剧的受众研究[D];成都理工大学;2015年

5 湛丽娟;金庸作品改编电视剧中的人物形象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6年

6 姚莉;对金庸作品的文化解读[D];广西师范大学;2005年

7 宋裔烽;论金庸的评论散文[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张美芬;金庸:浅俗下的厚重[D];青岛大学;2006年

9 刁军;百年—金庸[D];辽宁师范大学;2003年

10 李思琦;金庸武侠世界中的政治叙事[D];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86346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6346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3d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