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舌尖上的象征:当代饮食书写与民俗主义

发布时间:2017-09-16 17:47

  本文关键词:舌尖上的象征:当代饮食书写与民俗主义


  更多相关文章: 《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书写 民俗主义


【摘要】:当今社会,食物成为人们生活的头等大事之一。人们热衷美食,自称“吃货”,饮食书写与饮食影像相关作品也应运而生,呈现大热之势。本文以美食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以下简称《舌尖》)及其他饮食书写为例,展现当下城市中产阶级群体诉求,揭示饮食文化中所存在的民俗主义倾向。本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相关研究综述和文章框架。第二章《舌尖上的中国》简述,主要介绍《舌尖》的内容、风格及所产生的文化效应。第三章饮食书写与《舌尖上的中国》首先介绍中国从古至今饮食书写的变迁,再着重从天然、手工、故乡、风土、时节五个角度分析《舌尖》中所体现的当下中产阶级的诉求。第四章民俗主义视角下的饮食现状主要介绍当下中产阶级的现状以及这种现状所导致的吃货的产生,因此促使城市餐厅发生改变。最后联系《舌尖》阐释消费社会中中产阶级的民俗主义倾向。结语部分总结全文并提出:“民俗”本是落后之事物,却在当今社会成为市场的幌子,民俗主义作为一种批判性理论话语,穿透了市场的繁荣表面,让我们清醒地认识诸如《舌尖》这种大众文化产品所制造的文化现象。
【关键词】:《舌尖上的中国》 饮食书写 民俗主义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J952;TS971
【目录】:
  • 中文摘要8-9
  • ABSTRACT9-10
  • 第一章 绪论10-15
  • 1.1 研究缘起10-11
  • 1.2 相关研究综述11-13
  • 1.2.1 民俗主义的研究11-12
  • 1.2.2 对饮食书写和影像的研究12-13
  • 1.3 文章框架13-15
  • 第二章 《舌尖上的中国》简述15-22
  • 2.1 《舌尖上的中国》纪录片:内容与风格15-18
  • 2.2 《舌尖上的中国》的文化效应18-22
  • 第三章 饮食书写与《舌尖上的中国》22-43
  • 3.1 中国饮食书写22-29
  • 3.1.1 古代饮食书写22
  • 3.1.2 现代饮食书写22-25
  • 3.1.3 当代饮食书写25-29
  • 3.2 《舌尖上的中国》的价值诉求29-43
  • 3.2.1 天然29-32
  • 3.2.2 手工32-35
  • 3.2.3 故乡35-38
  • 3.2.4 民俗38-40
  • 3.2.5 时节40-43
  • 第四章 民俗主义视角下的饮食现状43-53
  • 4.1 “吃货”的产生及特征43-45
  • 4.2 当代餐厅的转变45-47
  • 4.3 民俗主义与中产阶级的乡愁47-53
  • 第五章 结论53-55
  • 参考文献55-59
  • 致谢59-60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60-6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61

【相似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孙明璐;舌尖上的象征:当代饮食书写与民俗主义[D];山东大学;2016年



本文编号:8645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8645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a6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