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影视论文 >

芦苇电影剧作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23:02

  本文关键词:芦苇电影剧作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芦苇电影剧作 创作特色 人文主义价值 类型与创新


【摘要】:芦苇享有“中国电影第一编剧”的美誉,他的电影剧作在世界范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力。芦苇并不是编剧的科班出身,但他依靠着不断积累的剧作理论和不断完善的编剧技巧进行着自己的写作。他的剧作始于上世纪80年代末,见证了大众文化的日趋兴盛和电影娱乐化的飞速发展,并彰显着时代特质和文化意识。芦苇作为我国最早进行类型化探索的先驱剧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为国产类型片的蓬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文本基础。深入研究芦苇剧作的创作历程和创作特色对中国电影类型化、商业化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也为致力于成为一名优秀剧作家的人们提供了可以借鉴和学习的模板,鼓励更多人研究和投身于电影编剧的事业中。 本篇论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绪论部分概括了本篇论文的研究意义和论文综述,概述了论文思路与基本研究方法。第一章概括了芦苇创作的时代环境与文化背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经济的转变带动了文化的转型,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大众文化取代了逐渐衰退的精英文化,展现出日益蓬勃的无限生机与活力,电影也逐渐呈现出了娱乐化与商业化的倾向。第二章对芦苇剧作的创作特色进行细致地文本分析和探讨,芦苇在作品中所呈现出来的艺术特色和价值观念使得他的电影剧本打上了自己独特的风格烙印,为改编成优秀的电影提供了最重要的文本基础。第三章探究了芦苇剧作对于传统戏剧经典模式的借鉴和模仿,借助顺序叙事的手法和生活化的叙事风格展现主题和刻画人物形象,将更加接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和内心情感的剧作呈现出来,以通俗化与日常化来作为探讨人性和获得启示的前提。芦苇在文学作品改编成电影剧作的过程中也依照类型模式的基本思路和电影化语言的巧妙运用来进行创作。芦苇将各种类型元素与风格特色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将对戏剧基本模式的经典效仿与适度的类型化开拓、模式创新相统一,这也是芦苇的剧作能够保持戏剧冲击力和文化感染力的重要缘由。结语部分总结全篇。芦苇的电影剧作符合大众文化的发展趋势,在保持自己编剧规律和坚守艺术风格的同时,以人道主义精神展现时代发展和社会变更,传递出对于人性的观照与文化价值,以自己一贯严谨求实的态度践行着自己“关注生命,凝视灵魂”的艺术主张,为国产电影的多样创新发展和剧作的鲜活生命力提供了极其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词】:芦苇电影剧作 创作特色 人文主义价值 类型与创新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J90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绪论7-9
  • 第一章 芦苇电影剧作的创作概况9-13
  • 第一节 芦苇剧作的时代与文化环境9-10
  • 第二节 芦苇的创作理念及创作历程10-13
  • 第二章 芦苇电影剧作的创作特色13-35
  • 第一节 关照人性的主题意蕴13-18
  • 一、 世俗风情和文化传奇的选材13-16
  • 二、 生存广度和人性深度的透视16-18
  • 第二节 反差式的人物设置18-21
  • 一、 生存环境里的人物19-20
  • 二、 冲突与矛盾中的人物20
  • 三、 危机与抉择下的人物20-21
  • 第三节 细节贯穿的情节构造21-24
  • 一、 贯穿台词22
  • 二、 贯穿行为22-23
  • 三、 贯穿道具23-24
  • 第四节 复杂多变的戏剧冲突24-35
  • 一、 冲突的多维性25-28
  • 二、 冲突的主次性28-30
  • 三、 冲突的尖锐性30-32
  • 四、 冲突的变化性32-35
  • (一)冲突的初始状态32
  • (二)冲突的中级状态32-33
  • (三)冲突的高级状态33-35
  • 第三章 芦苇电影剧作的传承和创新35-41
  • 第一节 对传统戏剧模式的借鉴35-37
  • 第二节 基于类型模式的创新37-41
  • 结语41-42
  • 注释42-43
  • 参考文献43-45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45-46
  • 致谢4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系德·菲尔德;鲍玉珩;钟大丰;;《电影剧本写作基础》(连载·4)[J];电影评介;2011年09期

2 芦苇;;《西夏路迢迢》[J];电影新作;1997年03期

3 杨天东;高若晨;钱晓天;;芦苇谈编剧 秘密就是两箱书[J];电影;2014年03期

4 李敖;;奇情与俗情[J];国学;2013年03期

5 李贵森;宣丽明;;文化因素对电影剧本改编的影响——以《霸王别姬》为例[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年01期

6 陈林侠;;二十世纪文学改编与影视编剧的命运[J];理论与创作;2007年01期

7 曹勇;;90年代电影改编的得与失[J];青年文学家;2011年24期

8 晁乐红,栾向梅;精英文化的衰退和大众文化的崛起[J];齐齐哈尔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5期

9 孙康宜;;与芦苇谈《图雅的婚事》[J];书屋;2007年06期

10 罗伯—格里叶,卞卜;我的电影观念和我的创作[J];世界电影;1984年06期



本文编号:9793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nyingdianshilunwen/9793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04f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