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论儒家文化在徽州人物题材木雕中的视觉呈现

发布时间:2017-10-15 05:26

  本文关键词:论儒家文化在徽州人物题材木雕中的视觉呈现


  更多相关文章: 儒家文化 徽州文化 徽州木雕 人物题材


【摘要】:徽州木雕是徽州文化发展的产物,它将儒家文化的美学思想、情感经验、道德伦理融合归一。徽州木雕充满了儒家文化,成为徽州人教化子弟的"教科书",并且徽州木雕的思想教化作用远远大于其装饰作用。
【作者单位】: 南通大学艺术学院;
【关键词】儒家文化 徽州文化 徽州木雕 人物题材
【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中国装饰艺术符号传承研究”研究成果(项目编号:09YJA760021)
【分类号】:J314.2
【正文快照】: 徽州木雕在我国明清时期的民间木雕艺术领域占有重要地位,在古徽州儒家文化和地域大环境下产生,是徽州人民勤劳智慧的产物。一、徽州文化与徽州木雕的历史渊源“山限壤隔,民不染他俗”。短短九个字,道出了古人对徽州的真实描述。古徽州一府六县三面环山、丘陵广联、河谷纵横,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金蓓;;徽州木雕的文化意蕴研究[J];青年文学家;2010年15期

2 郭肖蕾;;论徽州人物木雕《二十四孝》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3 李群;;浅析徽州木雕中的儒学文化韵味[J];中国艺术;2011年03期

4 杨成立;;徽派木雕纹样设计的儒学解读[J];艺术百家;2013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卫东;;徽商对徽州木雕性格的影响[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2 杨涛;;从“路程”到指南看道德观的变化[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3 关传友;徽州宗谱家法资料中的植树护林行为[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4期

4 王俊奇;;赣皖边区村落民俗体育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年11期

5 黄凯;朱米娜;丁薇;;徽州民间图形艺术在设计中的价值应用[J];滁州学院学报;2008年02期

6 罗先松;;浅谈徽州古建筑中的三雕艺术[J];工程与建设;2009年01期

7 杨清秀;;浅析师家大院木雕瑞兽的造型特征[J];北方文学(下半月);2012年09期

8 陈元贵;;村落叙事与文化深描——关于徽州艺术研究路径的思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年01期

9 牛津;;徽州木雕的艺术特色和文化内涵[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年08期

10 林洪英;;技进乎道:莆田木雕技艺试论[J];雕塑;2014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尔波;明清时期祁门谢氏宗族及其遗存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2 明旭;明代徽商“贾而好儒”现象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3 殷俊玲;盛世繁华[D];山西大学;2005年

4 周晓光;徽州传统学术文化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05年

5 吴媛媛;明清时期徽州的灾害及其社会应对[D];复旦大学;2007年

6 王健;明清苏松地区民间信仰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7年

7 宋长琨;家庭背景与明代徽州双籍进士的地位升迁[D];中国人民大学;2008年

8 衣晓龙;诗意的家居[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9 郑丽虹;明代中晚期“苏式”工艺美术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10 王亚军;明清徽商的诉讼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9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智永;曲阜孔庙建筑装饰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2 陈培波;明清徽州建筑的艺术特色[D];安徽大学;2010年

3 陈晨;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4 胡爽;阆中传统雕花木窗装饰艺术探研[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5 斯军;长江与鄱阳湖交汇区域典型水神信仰变迁研究[D];暨南大学;2011年

6 单智伟;考据学风下程瑶田的义理学[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7 张灵超;历史乡村地理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林清;商人、商路与区域兴衰[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9 卢书月;徽文化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安徽大学;2011年

10 马璐妹;明清时期徽州乡村伦理教育的形式及特点[D];安徽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许燕敏;建筑装饰——徽州木雕艺术探索[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03期

2 孙莉群;;徽州木雕艺术的文人化审美[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6年08期

3 王川进;;徽州文化的积淀——安徽黟县南屏民居鉴赏[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王昌景;解读徽州建筑装饰木雕的主要绘画图式[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5年03期

5 郭肖蕾;;论徽州人物木雕《二十四孝》所体现的中国儒家思想[J];艺术百家;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苹;非洲木雕[J];西亚非洲;2003年05期

2 高秋福;;非洲木雕一枝花[J];民族论坛;2007年01期

3 黄春岚;;浅谈安义古村民俗与木雕艺术的文化意蕴[J];南方文物;2007年03期

4 刘晓晨;;沈阳故宫博物院院藏木雕文物赏析[J];满族研究;2008年04期

5 尚道;;台湾木雕 中华精神[J];台声;2009年10期

6 陈泰敏;王庆久;吴建伟;马文昆;;玉溪文化博览 通海木雕[J];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4期

7 陈杰;;木雕在现代家饰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8 林幸民;;浅析苏州红木雕在中国木雕界的杰出地位[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年09期

9 曹喜蛙;李怒,

本文编号:103534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03534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ef8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