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重庆梁平“涂氏木雕”艺术现象的探析

发布时间:2017-10-20 13:22

  本文关键词:重庆梁平“涂氏木雕”艺术现象的探析


  更多相关文章: 梁平 涂国发 民间美术 涂氏木雕


【摘要】:民间美术是百姓为满足自身的社会生活需要而创作的视觉形象艺术,具有浓厚的乡土色彩和鲜明的民族特征。与专业艺术家的艺术创作相比,民间美术显现出一股自然、质朴、清新的艺术气息。在重庆市梁平县屏锦镇曾有一位涂国发老艺人,他是当时巴渝地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木版年画的雕版传承人,而他的木雕作品是梁平民间艺术的典型。80年如一日地创作,他散落在民间的圆木雕、平板木雕、纸雕和其他相关的手工制品不计其数。其雕刻的木雕大多数取材于宗教题材和民间传说,以其高屋建瓴的开阔视域、博大恢弘的艺术情怀和深邃睿智的民间朴素思想融入其独特的造型,将抽象、变形、夸张等表现形式融入木雕的审美范畴,专家们称这些木雕为“涂氏木雕”。如今,作者在撰写本文的同时老人平静的离开了人世,享年92岁。他刻制的带有宗教色彩和吉祥意味的木雕,还有待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梁平的历史地域,文化艺术背景的田野调查,以及涂国发老艺人的生平及木雕作品的考察,来探析重庆梁平“涂氏木雕”的艺术现象,从而对梁平“涂氏木雕”的艺术现象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首先运用田园调查研究法深入当地取得第一手真实、全面、系统的信息,并结合文献资料研究法,收集和查阅相关研究资料和最新研究现状,整合资料浅析梁平“涂氏木雕”的艺术现象,从而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伟大的民间艺术,使“涂氏木雕”得到社会的更多关注。再通过访谈研究法,针对生前涂国发本人和当地村民、了解当地实际情况和实际困难等。最后运用系统分析研究法,对“涂氏木雕”的艺术现象进行深入的思索。寻求梁平民间美术有效可持续发展的一些途径和方法等。全文共分为六章,以研究背景、意义、现状、目的、内容和方法为第一章。第二章介绍梁平历史地域对“涂氏木雕”的影响。第三章介绍梁平文化艺术背景对“涂氏木雕”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对涂国发和他的“涂氏木雕”艺术现象的浅析。第五章全面针对“涂氏木雕”艺术现象进行思考。最后一章为结语部分。通过对重庆梁平“涂氏木雕”艺术现象的探析,为处在失传边缘的“涂氏木雕”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和发展道路,同时也使更多的人来关注我国的民间艺术的保护、传承与发展。
【关键词】:梁平 涂国发 民间美术 涂氏木雕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J314.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9
  • 1 绪论9-14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9
  • 1.1.1 研究背景9
  • 1.1.2 研究意义9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9-11
  •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内容11
  • 1.3.1 研究目的11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11
  • 1.4 研究技术线路和研究方法11-13
  • 1.4.1 研究技术线路11-12
  • 1.4.2 研究方法12-13
  • 1.5 研究的创新点13-14
  • 2 梁平历史地域对“涂氏木雕”的影响14-16
  • 2.1 历史渊源14
  • 2.2 地域成因14-15
  • 2.3 本章小结15-16
  • 3 梁平文化艺术背景对“涂氏木雕”的影响16-19
  • 3.1 梁平的宗教文化艺术16-17
  • 3.2 梁平的民俗民间艺术17-18
  • 3.3 本章小结18-19
  • 4 涂国发和他的“涂氏木雕”艺术现象浅析19-33
  • 4.1 涂国发自身因素19-24
  • 4.1.1 生平简介19-20
  • 4.1.2 生活坏境20-21
  • 4.1.3 自成一体的涂雕风格21-24
  • 4.2 “涂氏木雕”成为艺术现象的载体24-32
  • 4.2.1 “涂氏木雕”的作品简介24-26
  • 4.2.2 涂国发的历史技艺对“涂氏木雕”的影响26-29
  • 4.2.3“涂氏木雕”的工具介绍29-30
  • 4.2.4“涂氏木雕”的工艺介绍30-32
  • 4.3 本章小结32-33
  • 5 “涂氏木雕”艺术现象的思考33-35
  • 5.1 民间艺术的传承、保护与发展33-34
  • 5.2 民间艺人的生存状态的考量34
  • 5.3 本章小结34-35
  • 6 结语35-36
  • 参考文献36-38
  • 附录 A: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38-39
  • 致谢3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苏伏涛;天工人可造 人工天不如──滇南民居的一类木雕艺术[J];民族艺术研究;1995年03期

2 都一兵;;黄杨之美——王家黄杨木雕学派作品展观感[J];浙江工艺美术;1996年03期

3 田惠民;;试论山西民居的木雕艺术[J];文物世界;2005年06期

4 马勇;;股市跌跌不休 木雕红红火火[J];艺术市场;2008年11期

5 周琦 ,丁苗;汤春甫与天台山木雕艺术[J];东南文化;1994年02期

6 孙振华;触觉·木质·心境——关于魏华的木雕艺术[J];艺术界;1996年06期

7 杨成寅;;王凤祚木雕艺术学派的成就和发展前景[J];浙江工艺美术;1996年03期

8 葛公尚 ,李桂钧;闻名遐迩的非洲乌木雕艺术[J];中国民族博览;1997年02期

9 杨成寅;;王笃芳木雕艺术之路[J];浙江工艺美术;2004年02期

10 游良照;;中国木雕之翘楚——仙游木雕的传统特色与发展态势[J];雕塑;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梁丽娟;;石市竹木雕艺术之乡调查与思考[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李珊;;试论牙、木雕艺术品的收藏保管[A];博物馆藏品保管学术论文集[C];2004年

3 王仲奋;;东阳木雕与宫殿装饰[A];中国紫禁城学会论文集(第五辑 下)[C];2007年

4 李承吉;;朝鲜族文化活动与民间艺术的传承[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5 冯岭;;中国早期电影中大团圆现象文化价值定位及透视[A];中国与世界影视文化多样性的现实与前景——中国高等院校影视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第4届中国影视高层论坛论文集[C];2006年

6 党永庵;;佳县红枣歌[A];三秦文化研究会年录(二○一○年)[C];2010年

7 马鸿韬;李敏;吴梦晗;;体育艺术基本理论构建与学科建设研究[A];第3届中国体育博士高层论坛论文集[C];2010年

8 夏宁博;;作为一种艺术传播方式的艺术批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9 吴皓;;戏剧与人生同在启蒙与前瞻并行——《汉堡剧评》的复调结构[A];民族文化与文化创意产业研究论丛(第一辑)[C];2011年

10 黄浩;邵永杰;李廷荣;雍恒;;乐平传统戏台[A];建筑历史与理论第五辑[C];199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参忠 合肥参中工艺木雕厂;浅谈木雕艺术[N];安徽经济报;2009年

2 王月良 司建忠;艺术·文化·财富[N];河北科技报;2009年

3 记者 李天池;群力新区中国木雕艺术展览馆设计完成[N];黑龙江日报;2009年

4 记者 朱秀敏;首届漳台根木雕艺术精品展开幕[N];闽南日报;2010年

5 本报记者 马洪超 齐平 庞彩霞 魏永刚;潮州木雕:艺苑有奇葩 妙手巧雕琢[N];经济日报;2010年

6 记者 吕晓扬;潮州木雕在生产性保护方面成效显著[N];潮州日报;2011年

7 报道组 楼天茂 刘小红;东阳打造全国最大木雕文化博览城[N];金华日报;2011年

8 韶关日报记者 李方静;南华禅寺受赠木雕《法界源流图》[N];韶关日报;2011年

9 漯河市工艺美术家协会主席 梁俊锋;中原南街木雕的风格与价值[N];河南日报;2011年

10 记者 陶克强 通讯员 冯海峰 刘文书 陆烨;嘉善国际木雕城将成产业提升新引擎[N];嘉兴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薛拥军;广式木雕艺术及其在建筑和室内装饰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林业大学;2012年

2 李俊;西藏阿里普兰科迦祖拉康门雕释义[D];中央美术学院;2012年

3 黄华侨;艺术存在论的争议及其方法[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4 林书杰;书写之道[D];中国美术学院;2008年

5 胡期光;现代艺术框架中的中国现代建筑艺术性问题研究[D];天津大学;2004年

6 于林立;媒介性:后现代艺术的存在[D];山东大学;2005年

7 李青;古楼兰鄯善艺术史论[D];西北大学;2003年

8 蓝泰华;福建汀州(长汀)客家传统民间美术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9 马全宝;江南木构架营造技艺比较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松;重庆梁平“涂氏木雕”艺术现象的探析[D];重庆师范大学;2011年

2 朱静东;徽州龙川胡氏宗祠的木雕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3 王晓;传统木雕花板艺术研究及其在现代家居设计中的应用[D];东北林业大学;2011年

4 陈晨;木雕花板在室内环境中的应用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0年

5 朱毅;论木雕在室内环境中的运用及装饰性[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8年

6 冯昌泰;论武威汉代木雕的造型特点[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宋博;安徽卢村志诚堂木雕装饰艺术研究[D];苏州大学;2012年

8 刘佳一;土家族木雕分类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9 苏磊;徽州龙川胡氏宗祠木雕的数字化保护与传承[D];重庆师范大学;2012年

10 罗瑞娟;人文与功能的结合[D];东华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0673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0673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38f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