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足石刻造像中的艺术人类学解读
本文关键词:大足石刻造像中的艺术人类学解读
【摘要】:对于大足石刻造像的研究,人们已从历史、哲学、艺术等方面进行了比较广泛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果,尤其以艺术学的研究最为丰富。大足石刻造像是巴渝人民生活和生产活动的行为和智慧的结晶,因此,对它的研究和理解不能仅仅停留在艺术学的领域内,而是要从艺术人类学的视角,用整体的文化观去了解其背后所蕴含的各种文化形式,探寻大足石刻造像背后人们行为活动的深层意识,对大足石刻造像的艺术活动做出全景式的文化生态描述,以使我们能更深刻而又全面地理解大足石刻的意义和价值。
【作者单位】: 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重庆文理学院;重庆文化遗产学院;重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国文化人类学重庆中心;
【基金】:2011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1BTY050):《巴蜀石刻造像之体育文化活态传承研究》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J314.3
【正文快照】: 大足石刻造像是一部“刻”出来的历史。据现存纪年造像镌记,开凿于初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年),历经前蜀、后蜀(五代),至南宋达到鼎盛。从唐到宋400余年的巴渝人民的社会文化活动,已隐含在石刻造像之中。四百余年的朝代变替、文化变迁,对大足石刻的建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要研究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唐纲;鲁昌麟;王庆伦;;大足石刻:包容和体现多元宗教文化的艺术宝库[J];重庆与世界;2010年01期
2 刘焱;;对藏族唐卡的艺术人类学阐释——以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同仁县境内隆务河流域唐卡绘画为例[J];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1期
3 方李莉;;走向田野的艺术人类学研究——艺术人类学研究的方法与视角[J];民间文化论坛;2006年05期
4 李琳;中国石刻佛像风格及其断代[J];文史杂志;2000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蒋蓉华;焦俊刚;刘曲华;;基于绩效棱柱和模糊综合评价法的西部旅游地区游客满意度评价模型的构建——以云南丽江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13期
2 张定贵;;安顺屯堡文化价值要析[J];安顺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3 王大桥;;经验:文学与人类学的内在契合点——文学人类学的精神向度[J];北方论丛;2008年02期
4 刘铁梁;“标志性文化统领式”民俗志的理论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5 袁振龙;张辉文;;法律解决物业纠纷的运行逻辑[J];北京社会科学;2008年03期
6 涂传飞;;对民俗体育文化意义的解释——来自克利福德·格尔茨的阐释人类学流派的启示[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11期
7 段明明;;中国企业管理实践研究对策——回归原始经验的必要性[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8 韩春燕;;迟子建小说论[J];长城;2009年02期
9 陈伯礼;余俊;;论环境权的文化解释[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10 张隽隽;;地方性知识:一个新的视角[J];巢湖学院学报;2010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康宝奇;杜豫苏;姚建军;何育凯;;审判组织良性配置和审判权优化运行的路径思考与展望——以西部某省会城市中级法院“全面设置专业化合议庭模式”为样本[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支果;;民间法与盐业合伙契约[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3 孙芳;;村落仪式中的求吉——以济南市历城区黄巢村为例[A];中华吉祥文化与和谐社会建设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4 王鉴;;教育人种志研究的理论与方法[A];“首届中国教育人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5 吴彤;;地方性知识:概念、意蕴和少数民族哲学研究[A];科学发展观与民族地区建设实践研究[C];2008年
6 杜豫苏;赵旭忠;;“司法之岛”与法制统一——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中级人民法院职能探讨[A];探索社会主义司法规律与完善民商事法律制度研究——全国法院第23届学术讨论会获奖论文集(上)[C];2011年
7 万辅彬;;从少数民族科技史到科技人类学[A];人类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人类学高级论坛2002卷[C];2002年
8 张定贵;;仪式视野下的族群——从村际地戏仪式观屯堡人族群的稳定性[A];中华民族认同与认同中华民族——人类学高级论坛2008卷[C];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斌;转型社会中的乡村自治与法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刘雯;番瑶音乐文化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3 崔明石;话语与叙事:文化视域下的情理法[D];吉林大学;2011年
4 赵伟;广义科学哲学视野下中医本性分析[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赵晓峰;公私定律:村庄视域中的国家政权建设[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田应仟;中等职业教育与民族社区共生发展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7 向帮华;符号哲学视野中土家族敬祖习俗育人价值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8 方新文;对话德育论[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9 李宏岩;在乡土与高雅碰撞中再生[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崔鸿飞;从民间艺术到文化遗产[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海亮;竞技武术的诞生[D];上海体育学院;2010年
2 辛帅;习惯权利视角的生态补偿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3 马婧;探析法治现代化进程中乡规民约的价值[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4 刘艳艳;侗族鼓楼艺术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陈曦;广西南丹白裤瑶铜鼓舞考察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6 孟振兴;大瑶山盘瑶木薯酒工艺的科技人类学考察[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7 周宁婧;迪庆藏族唐卡造型艺术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0年
8 熊黎明;民族舞蹈艺术展演文本叙事性分析[D];云南大学;2010年
9 王恩见;国家与个体农民:权力技术与抗争策略[D];吉林大学;2011年
10 赵军;司法事实认定中的科学证据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李莉;西部人文资源与西部民间文化的再生产[J];开放时代;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红梅;;乡土教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大足石刻艺术欣赏课浅谈[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年07期
2 肖宇窗;;大足石刻的装饰性语言[J];文艺研究;2010年12期
3 肖宇窗;;大足石刻中的装饰设计及其文化简论[J];大舞台;2010年12期
4 谢晓飞;;刻石声悠悠[J];中华手工;2010年10期
5 王震起;;悠久的文化 精湛的艺术——参观四川大足石刻随笔[J];美苑;1981年04期
6 ;大足石刻[J];课堂内外(初中版);2007年09期
7 ;冯骥才“抢救民间文化遗产”公益画展在京津举办[J];民间文化论坛;2004年06期
8 詹敬鹏;;铜陵古老缸窑的最后守护人[J];绿色视野;2008年03期
9 王庆斌;;读霍清廉《中国经典年画》 品博大深邃民间文化[J];艺术与设计(理论);2011年07期
10 吕胜中;去伪存真——“伪民间”自白[J];美术;1990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细枚;;传统文化呈异彩 民间艺术谱新篇[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2 蒋凤贤;;浅论民间艺术生存现状[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3 王霞;;走进“红安绣活”思考保护发展[A];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与发展初探[C];2010年
4 李伟;张彦辉;;发展民间文化 构建新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以河北蔚县剪纸文化建设为例[A];河北省第四届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专辑[C];2009年
5 马知遥;;论民间动物图案中的吉祥情结[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6 韩广清;;民俗与民间艺术[A];“当代民俗文化的传承保护与开发”学术研讨会暨山东省民俗学会成立20周年纪念座谈会论文集[C];2007年
7 余洋;;论宝顶石刻的场景处理和北山石刻的造像方法[A];重庆工程图学学会第十四届图学研讨会交流暨第二届CAD应用、CAI软件演示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4年
8 张安健;;傩面具造型艺术初探[A];中国梵净山傩文化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9 潘鲁生;;传统汉字图形装饰[A];“岁寒三友——诗意的设计”——两岸三地中国传统图形与现代视觉设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彭牧;袁博;;作为表演的视觉艺术:中国民间美术中的吉祥图案[A];民间叙事的多样性——民间文化青年论坛[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记者 刘先琴 李可;河南认定和命名民间文化杰出传承人[N];光明日报;2006年
2 记者 刘毅敏;民间文化与工艺展异彩纷呈[N];吐鲁番报(汉);2006年
3 特约记者 周文翰;从杨家埠的木版年画开始[N];杭州日报;2005年
4 实习记者 杨婷 通讯员 卡迪娅 李文兵;首届民间文化艺术节阿克苏获佳绩[N];阿克苏日报;2006年
5 本报记者 周雨 特约通讯员 罗义华;大足石刻艺术期待做大做强[N];重庆日报;2005年
6 乔伟 张伟;飞针走线的艺术[N];忻州日报;2008年
7 黄启艳邋杜丹丹 杨彦华;200岁“云龙”为谁“复活”?[N];中山日报;2007年
8 ;石窟艺术的奇葩——大足石刻[N];西部时报;2005年
9 赣南;刘盛涵:田村花灯的纸扎工艺传人[N];韶关日报;2008年
10 新华社记者 桂娟、杜宇;木版年画 折射民间文化辉煌与尴尬[N];新华每日电讯;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董立军;中国古代造像史纲[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5年
2 唐建军;风筝的文化生态学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3 王雪;制度化背景中的剪纸传承与生活实践[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4 郭荣茂;传统手工技艺在现代的重构[D];上海大学;2011年
5 张乐;印度湿婆造像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1年
6 韩菡;具茨山原始岩刻符号与民居建筑基本模式关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2年
7 都晨;木版年画发展中的博弈与互动[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红;大足石刻在现代设计中的传承与发展[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2 张淑伟;藏族文化对首饰设计的影响[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年
3 斯毕米德格;呼和浩特市金刚座舍利宝塔浮雕艺术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0年
4 龙莉;大足石刻花卉鸟兽造型艺术研究[D];西南大学;2011年
5 蔡颖莹;从民间文化遗产到美术课程资源的开发[D];湖北美术学院;2011年
6 张艳梅;武强年画本质变迁之解析[D];河北师范大学;2005年
7 祝海珊;论藏族唐卡艺术的装饰意味[D];西北民族大学;2005年
8 刘敏;试论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民艺理论研究[D];山东工艺美术学院;2012年
9 王晓珍;稚拙雄浑[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10 刘莉;公元7-10世纪中国卷草纹与阿拉伯卷草纹的比较[D];华中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549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549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