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构造”方式走向公共空间——论中国当代雕塑的造型变化
本文关键词:以“构造”方式走向公共空间——论中国当代雕塑的造型变化
更多相关文章: 公共空间 中国当代雕塑 传统雕塑 造型手段 构造方式 艺术作品 雕塑家 艺术家 艺术效果 雕塑造型
【摘要】: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中国现代雕塑肇始于20世纪上半叶,时值西方艺术转型之际,李金发、滑田友、王子云、郑可、刘开渠、王临乙、曾竹韶、程曼叔和周轻鼎等众多仁人志士先后远涉重洋,主要是到法国各地,进入各个美术院校学习,他们吸纳了其时欧洲学院雕塑的教育之法。20年代初,上海美专、国立西湖艺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约翰·雷奥 ,孟正源;为我们的公共空间而战斗[J];大学英语;1995年03期
2 李敬泽;;公共空间[J];作家;1996年10期
3 ;深圳市园岭公共空间大型群雕《深圳人的一天》[J];雕塑;1999年04期
4 张苏;公共空间中的艺术[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6期
5 易英;现代雕塑与公共性[J];美术观察;2000年12期
6 刘英杰;城市公共空间与雕塑[J];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7 易英;公共空间与集体经验——关于何香凝美术馆第3届当代雕塑艺术年度展[J];美术研究;2001年01期
8 王毅捷;如何建设上海的社区文化[J];现代城市研究;2001年04期
9 雷颐;“公共空间”的自觉与扩展[J];寻根;2001年06期
10 陈爽;成功的艺术化公共空间设计[J];装饰;2001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程;;陆家嘴·伊藤忠开发大厦的空调通风设计[A];上海市制冷学会一九九九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9年
2 蒋荣昌;;编辑物的公共性与编辑工作的创造性[A];高校编辑出版工作论集[C];1999年
3 许焯权;;必须性的建筑——论香港都市空间和形式[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4 胡纹;方晓灵;;传统建筑空间的相对性——以四川宁场为例[A];中国传统民居与文化(第七辑)——中国民居第七届学术会议论文集[C];1996年
5 大井┬,
本文编号:115671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567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