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与恍惚——观王少军《都市言情》感言
本文关键词:写意与恍惚——观王少军《都市言情》感言
更多相关文章: 雕塑艺术 美术作品 概念化 “写实” “文革” 建国以后 肤浅化 心理 现实生活 情感
【摘要】:正人的心理是复杂的,情感也是丰富的。我们过去的美术作品习惯于以“写实”的方式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建国以后的雕塑艺术多半以反映“笑”为主。“文革”时发展到高峰,免不了概念化、公式化、肤浅化。王少军以独特的视角,在现实生活中敏锐地观察到那些劳作、繁忙、赶着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口卜飞 人的心理是复杂的,情感也是丰富的。我们过去的美术作品习‘质于以“写 实”的方式表现人的喜、怒、哀、乐。建国以后的雕塑艺术多半以反映“笑” 为主。“文革”时发展到高峰,免不了概念化、公式化、肤浅化。 王少军以独特的视角,在现实生活中敏锐地观察到那些劳作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为山;写意与恍惚——观王少军《都市言情》感言[J];民族艺术;2005年02期
2 张健;名家谈雕塑——第十届美展雕塑展《雕塑·社会·文化》论坛言论集[J];艺术·生活;2005年01期
3 石村;;应回到雕塑语言本体来研究和讨论[J];雕塑;2008年02期
4 陶国明;;析古希腊雕塑艺术——爱琴海吹来艺术的风[J];中国书画;2005年04期
5 殷小烽;本性的回归——简述当代雕塑艺术中的民族性[J];雕塑;2005年03期
6 王林;;雕塑的复制与转换[J];雕塑;2009年01期
7 杨美应;;我们要做雕塑复兴的新一代[J];美苑;1980年03期
8 赵萌;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雕塑;1995年02期
9 潘绍棠;雕塑艺术与人体美[J];雕塑;1997年01期
10 郜南;;叹为观止——墨西哥城的雕塑艺术[J];新青年;1999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海龙;;观察得深些、细些——略论克服画报专题摄影中的“概念化”[A];过程论与新闻摄影——1988全国新闻摄影理论年会论文集[C];1988年
2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3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4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5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韩起文;;论“灯光雕塑”[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7 阿旺晋美;;论藏族传统美术理论的形态与定位[A];西藏考古与艺术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与提要[C];2002年
8 卢晓利;;信息时代的美术教育观[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9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10 聂维斌;;艺术与现代技术的整合——关于电脑美术现状与发展的思考[A];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研究[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咏梅 高芳;“青城杯”内蒙古第二届雕塑艺术展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春天的故事 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美术作品展在北京举行[N];美术报;2008年
3 彭斌;“吕梁红枣颂”美术作品亮相北京[N];山西日报;2009年
4 张亚萌;2007泛雕塑艺术展关注“泛雕塑”概念[N];中国艺术报;2007年
5 朱虹子;2003中国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将办[N];中国文化报;2003年
6 任晶晶;以优秀的美术作品表现中国共产党90年光辉历程[N];文艺报;2011年
7 朱浩云;美术作品美的思考[N];广西日报;2000年
8 于烈;澳门艺术博物馆藏澳门美术作品展在京举行[N];文艺报;2009年
9 记者 王淑玲;我省入围“国家重大工程”美术作品送京终审[N];陕西日报;2009年
10 ;艺术家参与的广泛性是鲜明特点[N];中国文化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2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3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4 孙璐;与环境共舞的建构[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5 董雷;绵延与蜕变[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0年
6 胡西丹·阿布都克里木;新疆油画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7 唐斌;美术馆与知识生产[D];中央美术学院;2010年
8 杜龙琪;20世纪中国情节性绘画研究[D];西安美术学院;2010年
9 王宏伟;藏族主题美术创作与当代国家形象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10 王豪;中心性与开放性[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雅丽;论雕塑的材质美[D];景德镇陶瓷学院;2007年
2 王馨欣;雕塑艺术传播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3 张楠;中国当代雕塑色彩运用探索与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4 王威;论佛教雕塑东来以后造像造型的根本变因[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5 罗秀华;论雕塑艺术的道性[D];北京服装学院;2010年
6 曾洁;论公共关系视角下城市雕塑艺术的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0年
7 谭红梅;希腊化时期雕塑艺术中的创新与回望[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8 裴磊;景观雕塑设计及其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9 高希传;建国后美术作品中的天安门图像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11年
10 杨西;环境·形式·意义[D];重庆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11686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686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