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符号化雕塑的批评
发布时间:2017-11-14 22:07
本文关键词:对符号化雕塑的批评
更多相关文章: 符号化 雕塑艺术 艺术家 艺术市场 当代绘画 图像叙事 西方现代主义 雕塑家 架上绘画 图像化
【摘要】:当代雕塑的符号化潮流为何产生?在笔者看来,问题的症结或许并不在雕塑界,相反应在架上绘画中找原因。换言之,2003年前后,一批从事当代油画创作的艺术家相继加入雕塑家的行列,表面看,这或许能对相对滞后的雕塑界注入些许活力,但事与愿违,这批"不速之客"实际上催生了当代雕塑向符号化方向的发展。
【作者单位】: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近年来,当代雕塑领域出现了一批符号化的雕塑。所谓的符号化,就是说这类作品均有着明确的符号特征、相对稳定的个人风格,以及容易辨识的雕塑形象,比如某某是做“红孩子”的、某某是做“绿狗”的、某某是做“军人像”的……。实际上,符号在符号化的雕塑中大致具有以下几种功能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烨彬;;汉唐雕塑风格比较及其在社会意识上的体现[J];艺苑;2010年01期
2 华亦雄;周浩明;;藏族地区民居室内装饰风格探源[J];新闻爱好者;2010年02期
3 王富祥;;“写意”之道——中国画创作随笔[J];科技资讯;2010年03期
4 梅东伟;;人乎,神乎,亦人亦神——人神共体的木兰形象[J];学理论;2010年04期
5 于洋;;浅谈手机短信语言[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年02期
6 顾琛;;动画中视觉语言符号研究[J];科技创业月刊;2010年03期
7 刘锚锚;;“装饰雕塑”课程在陶瓷艺术教育中的应用[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0年02期
8 徐建融;;“湖州竹派”和吴镇《墨竹图卷》[J];老年教育(书画艺术);2010年02期
9 刘子建;曾t牼,
本文编号:118718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87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