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文艺论文 > 雕塑论文 >

男性视域下的吴哥寺女性浮雕探微

发布时间:2017-11-15 07:25

  本文关键词:男性视域下的吴哥寺女性浮雕探微


  更多相关文章: 吴哥寺 男性视域 女性浮雕


【摘要】:本文从吴哥寺神圣的宗教场域中,以男性视域即赞助人与实际雕工两种不同主体的角度,对吴哥寺外壁浮雕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阐释,以期探究其形象作为宗教神性与现实世俗性交汇的隐秘内涵。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基金】:2013年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专项青年项目“柬埔寨吴哥雕塑艺术研究”阶段性成果(13BC108)
【分类号】:J312.2
【正文快照】: 吴哥寺又称吴哥窟’原名Vmh Vishnulok(英文 刻。本文尝试在吴哥寺神圣的宗教场域中’从男性视作Angkor Vat),意为“批湿奴的神殿”。元人汪大渊 域角度,即赞助人与实际雕工两种不同的主体,对吴之《岛夷志略?真腊》有记载,以“桑香佛舍”⑴称 哥寺外壁浮雕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阐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陆泓;陆帅;;吴哥建筑文化地理特征[J];世界建筑;2009年09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莫源源;黄瑜;;柬埔寨民间故事的分类及特点[J];东南亚纵横;2011年08期

2 何平;再论扶南的社会性质与柬埔寨的奴隶制问题——答程爱勤同志[J];东南亚;1991年04期

3 朱振明;泰柬关系中的历史恩怨[J];东南亚;2004年03期

4 何平;;试解扶南统治者中的“范”姓之谜[J];东南亚;2005年04期

5 何平;;孟高棉语民族的起源与东南亚现代孟高棉语诸民族的形成[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0年01期

6 邱普艳;;越南华侨社会的形成与发展[J];东南亚南亚研究;2012年01期

7 何平;;关于扶南主体民族族属的再考察[J];东南亚研究;2007年01期

8 王继东;郭声波;;李陈朝时期越南与周边国家的“亚宗藩关系”[J];东南亚研究;2007年04期

9 何玉艳;;吴哥艺术中蛇王那伽的文化特征初探——吴哥那伽文化研究系列论文之一[J];大舞台;2010年10期

10 何平;;扶南主体民族的族属与现代高棉民族的形成[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平;;扶南统治者“范”姓真相考[A];东南亚地区研究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覃振东;东亚西南部人群线粒体DNA研究:藏族和孟高棉语族人群的母系遗传多样性[D];复旦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若谈;迈向千年发展目标:柬埔寨公民参与的现状与挑战[D];复旦大学;2010年

2 伍沙;柬埔寨吴哥古迹茶胶寺建筑研究[D];天津大学;2010年

3 孙建党;越南阮朝明命时期的对外关系[D];郑州大学;2001年

4 王继东;论越南李陈朝时期的对外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5 李富森;略论占城与宋朝的关系[D];郑州大学;2005年

6 刘博;美国对柬埔寨的政策(1955-1961)[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7 王小宁;高丽、交趾对宋朝政策比较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07年

8 王海玲;汉族和高棉族传统婚俗文化之对比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9 梁薇;佛教对柬埔寨亡人节的影响[D];广西民族大学;2008年

10 赵凌云;1980年代以来柬埔寨的中国新移民研究[D];厦门大学;2008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陆泓;;菩提树下的南传佛寺[J];古建园林技术;2007年01期

2 陆泓,王筱春,王建萍;中国传统建筑文化地理特征、模式及地理要素关系研究[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保筠;漫游吴哥寺随笔[J];东南亚纵横;1997年04期

2 曹梦雨;;吴哥碎片[J];新青年(珍情);2014年01期

3 大卫·P·钱德勒,周中坚;吴哥寺[J];东南亚纵横;1994年02期

4 毅s,

本文编号:11888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888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488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