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雕塑创作审美价值取向研究
本文关键词:当代雕塑创作审美价值取向研究
【摘要】:当代雕塑艺术在雕塑造型上呈现出多样性,但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其审美价值取向有所偏失,导致我国当代雕塑作品的质量受到严重的影响,多数雕塑作品只注重外形的新奇独特,而忽略了雕塑作品思想与情感的传达,忽略了雕塑作品中审美价值与民族精神的继承与传扬。本文将深入研究我国当代雕塑创作的审美价值取向,针对雕塑创作上的审美内涵缺失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作者单位】: 西安美术学院雕塑系;
【分类号】:J305
【正文快照】: 当今的艺术活动形式多样,雕塑艺术就是其中的一种,在我国从事雕塑艺术的群体较为广泛,既有专门从事三维立体艺术创作的职业雕塑家,又有业余从事雕塑的爱好者。他们的思想、风格、创新等为我国雕塑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但由于其创作者审美价值取向、文化水平与艺术修养等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海生;;从现实空间到想象空间——试论雕塑艺术形象的审美张力[J];美术大观;2009年09期
2 徐锷;;凝重与张扬——一件汉代陶俑雕塑的审美鉴赏[J];美与时代(上半月);2009年07期
3 蔡增杰;;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雕塑审美样式的漂移[J];美与时代(上半月);2010年01期
4 王福罗;;论《玫瑰花亭雕塑》美与审美之间的辨证关系[J];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2009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晓春;;传统书法艺术与城市雕塑的完美融合[J];大舞台;2012年07期
2 肖伟;;论三维空间造型能力的培养——以卡通雕塑创作为例[J];艺术教育;2011年08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乐满心,叶静娥;黎志文的雕塑艺术[J];世界美术;1999年03期
2 吴为山;我看中国雕塑艺术的风格特征——兼谈中国雕塑之价值评价体系[J];雕塑;2005年04期
3 龚小平;;雕琢心中的美景——曹广伍和他的雕塑艺术[J];广东建筑装饰;2008年06期
4 石村;;应回到雕塑语言本体来研究和讨论[J];雕塑;2008年02期
5 ;雕塑系讲师张玉礼研究石膏模铸造法获得成功[J];美苑;1982年03期
6 欧阳劲松;;浅析对中国古雕塑发展史的研究[J];景德镇陶瓷;2011年01期
7 包林平;张仁保;;谈当代陶瓷雕塑艺术的表现语言[J];陶瓷研究;2011年02期
8 闫松岭;;中国汉代雕塑研究——以霍去病墓石雕群审美取向的分析为例[J];雕塑;2011年01期
9 魏乐平;;双语教学在摄影课程中的应用初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7年S1期
10 王林;;雕塑的复制与转换[J];雕塑;2009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勇;;关于雕塑教育的一点思考[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2 刘彦红;王静;王顺辉;;雕塑艺术中的形式问题[A];“高教强省”探索与实践——高教科研2008[C];2009年
3 于小平;;后现代情境中的当代中国雕塑[A];高等党校艺术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C];2002年
4 韩起文;;论“灯光雕塑”[A];海峡两岸第十三届照明科技与营销研讨会专题报告暨论文集[C];2006年
5 陈培一;;“雕塑批评”之我见——试论雕塑艺术批评的标准问题[A];2005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6 李芹;;从自然山水到胸中丘壑——20世纪山水画现实主义创作的审美取向[A];新世纪美学与艺术——江苏省美学学会第七届会员大会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1年
7 刘向娟;;观念性——中国当代雕塑现象研究[A];2006年当代艺术与批评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方成;;漫画语言[A];论漫画——中国漫画交流文集[C];2003年
9 郭亚男;;现代城市雕塑的色彩空间[A];色彩科学应用与发展——中国科协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吴虹;;光雕艺术的联想[A];中国长三角照明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咏梅 高芳;“青城杯”内蒙古第二届雕塑艺术展开展[N];内蒙古日报(汉);2006年
2 张亚萌;2007泛雕塑艺术展关注“泛雕塑”概念[N];中国艺术报;2007年
3 朱虹子;2003中国福州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将办[N];中国文化报;2003年
4 深圳商报记者 苏海强;文博会留给雕塑艺术想象空间[N];深圳商报;2006年
5 杨雪梅;专家呼吁给中国雕塑家更多机会[N];人民日报;2007年
6 肖敏;让雕塑“站起来”[N];中国文化报;2008年
7 记者赖仁琼;北京·国际城市雕塑艺术展开幕[N];人民日报;2002年
8 孟凡明;第二届中国长春国际雕塑大会落幕[N];吉林日报;2008年
9 特约记者 黄长秋 胡艳玲;现代生态园林雕塑艺术论坛召开[N];中国花卉报;2004年
10 殷双喜;发自内心的创新[N];中国文化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红;瞬间的永恒[D];西安美术学院;2009年
2 孙旭光;应时而变·利行合一[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9年
3 黎日晃(Lai Yat Fong);元代雕塑艺术研究[D];暨南大学;2006年
4 聂瑞辰;花鸟画的多元化审美取向研究[D];天津大学;2011年
5 袁学军;《芥子园画传》中的山水画法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8年
6 刘立彬;民国时期现代雕塑研究[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7 陈红梅;宋人关于《兰亭序》的收藏与研究[D];中国美术学院;2009年
8 方小壮;“浙派”宗师——丁敬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3年
9 陈艳;共性·个性·女性[D];中央美术学院;2007年
10 金捷;中国表现性油画创作教学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金;明清美术创新点研究[D];清华大学;2005年
2 马晓华;四川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06年
3 李成;中性化男装设计研究[D];苏州大学;2006年
4 白丽平;文字的图形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8年
5 龚德慧;汉代平面图案研究[D];东南大学;2005年
6 李勇;新疆少数民族题材油画创作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7 俄玉楠;马蒂斯画论及绘画作品研究[D];西北民族大学;2008年
8 李渭华;(高职院校)插花艺术教学实践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成联方;沈曾植书学方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静;新疆国画人物画研究[D];新疆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195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wenyilunwen/diaosuzhuangshi/1195439.html